益气是什么意思

益气又称补气,是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
判断是否需要补气的方法:
1、首先看体态。气虚体质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实,肌肤是很松软,这就是常说的“虚胖”。中医学对这样的体质有一个专有名词,就是“尊荣人”,即养尊处优的人。
2、气虚体质的人不耐寒热,一热就容易出汗,一降温就怕冷怕风,因此很娇贵。除此以外,气虚体质的人很容易疲乏,讲话声音较低,不喜欢高谈阔论,容易患上感冒及内脏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肾下垂等等,舌质偏淡,脉象偏细软。

补气的食物:
1、大枣:
性温,味甘,是常食的食物,可以益气补血,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大枣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也曾说过: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
2、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能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
3、粳米:
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早在《别录》中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而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还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022-12-1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46: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益气是中医术语之一,它是指调整人体气血平衡,增加机体正气,使人体具有健康、强壮、充满活力的状态。在中医理论中,益气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益气药物或食物具有温补元气、养血补气的作用。同时,中医强调益气的保健方法,包括运动、气功、饮食、疗养等,这些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和...

  • 益气是中医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能够增强人体的气血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改善机体的健康状态。益气的作用可表现在增强人体的精力、改善疲劳、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质等方面。在中医理论中,气被看作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益气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目...

  • 益气是指增强或补充身体的气力或活力。以下是详细解释:1. 益气的定义:益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某些药物、食物或其他方法,增强或补充身体的气力或活力。这里的“气”不仅指呼吸的空气,还包含了人体内的生命能量。2. 气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

  • 益气:这里的“气”主要指的是脾胃之气,也就是脾胃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气血等营养物质。脾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脾胃之气不足时,人体会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因此,“益气”就是通过补益脾胃,增强其功能,从而增加脾胃之气的生成和输布。综上所述,...

  • 益气是指增强或补充身体的气力、活力或正气。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基础含义:益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益气意味着通过各种方法增强或补充身体的气力,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的目的。2. 气的功能:在中医看来,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