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 刺骨之痛,中医药调理帮你解决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发性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得不说是,痛风是营养过剩的结果,尤其是当下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人们不科学的饮食,加上运动量不足,导诊肥胖、糖尿病,痛风等问题越来越常见了。

治疗痛风,中医治疗是主流的治疗方式,因为它不仅仅只是能缓解一时的疼痛,还能整体调整人体体质,修复身体机能,更安全,高效,无副作用,成为众多患者的首选。

中医 | 治疗痛风的原理

中医把痛风归属为“痹症”、“历节”的范畴。

中医认为外邪入侵、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是痛风发病主要病因。

感受湿热之邪,或者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就有可能致病。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日久化热,流注经脉也可以致病。

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为痹病。

痛风 | 常见的两种情况

急性发作用的痛风病症状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到达高峰,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首次发作累及单一关节,单侧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

发作呈自限性,多于2周内自行缓解,红肿消退后受累关节处皮肤脱屑;

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

中医治疗以祛邪为主,用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等法。

慢性期的痛风病症状

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等法。

痛风 | 良方

经过多年对痛风患者的诊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对痛风患者效果不错,方中含有红花、川芎、酒苁蓉、淫羊藿等共13味中药,有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扶正祛邪、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功效,有效治疗痛风,特别是湿热型的痛风,5剂起效。2022-05-2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5:02: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主要包括外敷疗法和中成药疗法。外敷疗法:硫磺软膏配药:将冰硼散20g与硫磺软膏15g调匀后直接外敷于患处,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此方法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者,具有活血解毒的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高度酒调匀为...

  • 中药调理痛风,通常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酸、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草药。例如,使用虎杖、牛膝、茵陈等药材,能有效促进尿酸排泄,减轻关节炎症。同时,桂枝、白芍、甘草等药材则能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促进康复。在调理过程中,还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个性化的中药配方。中药调理痛风,强调“治未病”的理念,...

  • 此外,身痛逐瘀汤也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剂。该方剂由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所载,含有秦艽、川芎等多种药材,具有活血行气、怯瘀通络、通痹止痛的功效。除了中药方剂,食疗偏方也是痛风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葡萄粥和薏仁粥就是两种常见的食疗偏方。葡萄粥由葡萄和粳米熬制而成,具有补肝肾、益血气...

  • 中医往往通过辨证施治,痛风患者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疏经通络、行气止痛等作用的中药来缓解症状。急性期的时候可以应用黄柏、土茯苓、忍冬藤、苍术、蚕砂、粉萆薢、徐长卿、牛膝等,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关节红、肿、刺痛以及伴有发热、口渴、心燥不安、小便黄赤等的情况。病情缓解期的...

  • 可见明显效果。尽管上述配方对痛风症状调理有一定帮助,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仍需采取更为专业的治疗方案。为迅速缓解痛风疼痛,痛风患者可常备痛风冷敷凝胶。这是一种外用的医用冷敷凝胶,涂抹于患处后能迅速渗透肌肤,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物理降温的冷敷理疗方法,它能有效缓解疼痛、祛肿消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