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和食疗方有哪些

  土茯苓为较常用中药,《本草纲目》列入草不蔓草类。现商品分红白两种。京津两市常用红土茯苓。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土茯苓的功效和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食疗方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黄芪功效: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
  枸杞子功效:滋肾、润肺、明目。
  淮山功效: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痒、镇心神、神心气不足。
  红枣功效:养血补脾、助十二经、平胃气、补中益气、强体力。
  党参功效: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土茯苓的药品概述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外用: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晒干为土茯苓片。
2022-07-1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1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土茯苓的治病食疗方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土茯苓150g,水煎分三回服,每天一剂。可抗炎利尿。2、治疗急性睾丸炎:鲜土茯苓120g,去须,洗干净,切片,加入清水500ml,煎沸后稳火再煎20分钟,去渣。每天一剂,分三回吃饭前温服。治疗的时候忌茶和辛辣油腻之物。通常3至8日可治好。3、...

  • 首先,土茯苓有助于促进睡眠。它能够通过安宁心神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并改善睡眠质量。传统上,人们喜欢将土茯苓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药材一起熬制成汤,用于安抚心神,缓解失眠和心悸等症状。其次,土茯苓还有延年健智的效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土茯苓就被誉为“上品”,认为它...

  • 一、土茯苓猪骨汤 这是最为常见的搭配之一。制作方法是将土茯苓与猪骨一同炖煮。这样的汤有助于祛风湿、清热解毒,同时猪骨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肌肤的保养。二、土茯苓薏米汤 土茯苓与薏米的搭配,有利于利湿排毒、消炎解毒。尤其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食用,能够帮助调理身体内部环境,促进健康。三、...

  •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土茯苓可以和麦冬搭配煮粥的哦,可以有缓解心神不宁的作用,对于缓解失眠有一定的好处和效果。土茯苓的食用方法和功效,上面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煮粥啊或者...

  •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肾经。具有除湿解毒,利尿,通利关节的作用。那么,下面是我给你介绍的土茯苓的食疗方与功效,希望对你有帮助。土茯苓的食疗方 土茯苓烤银鳕鱼 材料 银鳕鱼肉400克,锡纸一张。调料1、茯苓25克,香茅草5克,芹菜25克,洋葱25克,葱、姜、蒜末各50克,海天老抽15...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