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气虚”、“补气”, “气”到底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有些病症是因为气虚,要补气,补气血……各种带有气的名词,那么气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来看,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中医将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方式分为四类即:升、降、出和入。它流动在身体的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和器官中。
“气”的来源分为三种:
1、先天父母所给予的,中医称之为先天精气,主要藏在肾脏中,因此称肾为先天之本的原因。
2、后天身体所获得的,通过脾胃吸收食物营养所获得,主要在脾胃中,所以脾胃又为后天之本。

3、通过呼吸所获得,定位在呼吸系统中。
“气”的分类和作用
一、元气,“元”指的是开始、第一和大的意识,而元气则指的是生命的根本,决定着生命的全部,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指标。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推动和调控身体各个脏腑、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
二、宗气,在《灵枢·邪客》里提到宗气主要有帮助肺呼吸和心脏的血液运行,凡是语言、声音和呼吸能力的强弱都和宗气有关。
三、营气,营气又被看作是营养物质,包括现代所说的六大营养元素: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存在于血脉中,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荣气。
2022-10-30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46: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补气,是中医治疗气虚证的重要方法,又称益气,属于中医补法范畴。气虚证常由饮食失调、年老体弱或久病导致,临床表现出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针对不同脏腑的气虚证临床表现,中医采用不同种类的补气法。例如,补肺气适用于肺气虚证,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症状;补脾气针对脾气虚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等...

  • 补气是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又称益气,属补法,是指用药物来补充人体的正气,改善人体各脏腑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虚通常分为脾气不足、肺气不足、肾气不足等。脾气不足的人可以通过选择饮食进行调理;肺气不足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人参保肺丸、补肺丸等;肾气不足的人也需要使用...

  • 中医治疗气虚通常采用补气的方法,如使用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进行调理。在日常生活中,气虚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总的来说,中医气虚是一个关于身体气不足或功能减弱的体质状态。了解气虚的概念、原因、表现以及治疗和调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

  •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液运行,确保其在血脉中正常流动;而血液则为气提供依附,使其能够发挥功能。气虚时,血液运行不畅,可能导致血瘀;而血虚时,气无以为继,也可能导致气血两虚。四、补气方法 补气常用的药物包括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和山药等。根据不同类型的气虚,可...

  • 红枣被誉为补血圣品,除了补血,还具有调养脾胃、安神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气虚的人群,常常食用效果甚佳。山药作为食材和药材,中医认为它具有补气、补肾、养阴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腹泻的人群使用。香菇是女性气虚时不可少的食材,它能够调理肠胃、补充营养,特别适合身体消瘦、排泄异常的人群,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