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的常见证型

临床表现: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治法:益气温阳。方剂:保元汤加减。常用中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治法:温中健脾。方剂:附子理中丸加减。常用中药: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 临床表现: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治法: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加减。常用中药: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

2016-05-3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6:06: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涉及许多疾病,临床常见有肝阳虚、肾阳虚、脾阳虚、肺阳虚、心阳虚,不同脏器的阳虚,症状不同,使用的药物也有所不同,患者需要就医后,由中医师进行诊治后,才能了解个人情况,进行用药治疗。1、肝阳虚:指肝阳不足、肝虚寒,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还可能会出现失眠多...

  • 阳虚可以分很多种,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肺阳虚等。心阳虚:会常常心慌,失眠多梦,有的时候会有一种空虚感和恐惧感,往往经常性的心神不宁。而且明显的看出此类人会胸闷气短、唇色发紫、脉搏微弱。

  • 肾阳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证型:肾气不固(注:肾气不固证是指由于肾气亏虚,失去了对精气的闭作用所表现的证候。)主要是劳损过度,久病失养,以致肾气亏损,失其封藏固摄之职。肾不纳气(注:肾的封藏作用可协助肺的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甚至使吸入之气直达脐下,纳入肾中。肺病日久,气乏其来源,久...

  • 1、脾肾阳虚的症状在脾肾阳虚患者的身上,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腹中冷痛和形寒肢冷是最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在平时还会出现泄泻和痢疾等症状,而这种症状会长期在其身上存在。在凌晨出现泄泻的症状,也是时常发生的。不仅如此,在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身上,其还可能出现慢性肾炎和肠胃炎等症的表现特征。脾...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