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关尺的术语解释

脉学术语,指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于三部脉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为代表: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前言: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三部总长度以2寸最合理,寸关尺长度分别为6分、2分、12分。

2016-05-14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05: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寸关尺术语,是脉学术语中的一部分,用于描述寸口脉的三部分。具体来说,桡骨茎突处被称为“关”,寸关尺的划分是基于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的距离,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则名为“尺泽”,故而得名尺寸。寸关尺之后,尺寸之前,即为“关”。根据《脉经》的描述,阳气由内向外,阴气由外向内...

  • 寸关尺,脉学术语,指寸口脉的三部,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寸脉、关脉、尺脉分别对应着寸、关、尺三部的脉搏。《脉经》中描述,寸口至高骨为一寸,从寸到尺为尺寸,关则位于寸后尺前。阳气从寸出,阴气入关,以关为界。三部脉候脏腑,古今医家观点各异。左手寸脉对应...

  • 脉经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机按。难经曰尺寸。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

  • 桡骨茎突处。左臂弯寸关的具 置是左臂桡骨茎突处,寸关尺是脉学术语,指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 寸口诊法是一种通过切压腕后桡动脉浅表部位来体察脉象变化的脉诊方法。寸口,也称为气口或脉口,因其在病变时反应灵敏且易于感知,故通过寸口脉象的变化,可以了解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营卫气血的运行情况,同时也能判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各具寸关尺三部,总计六部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