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便秘分虚实,不可一概泻下

便秘虽终因大肠传导失职所致,然影响其病变的原因甚多,临床表现亦各有所不同,故治法就不能一概攻下,应依据不同的病因和证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起始把便秘分为“阳结”与“阴结”,而后世又有所发挥。如张诘古说:“脏腑之秘,不可一概论治,有虚秘,有风秘,有气秘,有冷秘,有热秘……”,张景岳认为“此五秘立名太繁琐,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不知此证之当辨者为二,则曰阴结、阳结而尽之矣。”他极力主张按仲景法,把便秘分为阳结和阴结两类。 李东垣又强调了肾阴亏损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兰室秘藏》云:“肾主大便,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 沈金鳌同样强调“大便秘结,肾病也。”后来我们通常分为实秘、虚秘两大类。
实秘(阳结)是指胃肠燥热所致的大便秘结,可分为热秘与气秘两型。
热秘 ——凡胃肠燥热而传导失职之便秘,即谓热秘。症见大便硬结,溲赤心烦,面赤身热,口干口臭,脘腹胀痛,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宜清热润肠,本证若俱备阳明腑实证的主要症状即可用《伤寒论》诸承气汤或三黄汤(片)治疗,中病即止,后改用缓剂方,如麻子仁丸之类。若津液已伤,则需要加生地、元参、石斛。
气秘 ——凡肝脾气郁,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即谓气秘。症见大便秘结,欲解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少腹胀痛,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治宜顺气导滞,方选六磨汤(沉香、乌药、槟榔、大黄、枳壳、人参)主之,此方多为芳香走窜之药,中病即止放伤正气。若气郁日久化火者,症见口苦咽干,苔黄,可加丹皮、栀子、龙胆草等。
虚秘(阴结)是指脾肾虚损所致的大便秘结。可分为气虚、阴虚、阳虚之便秘。
气虚便秘 ——凡肺脾气虚,大肠传导无力之便秘,即谓气虚便秘。症见大便未必干硬,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甚则汗出短气,面色㿠白,便后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宜益气润肠,方选黄芪汤(生黄芪、鱼腥草、赤芍、丹皮、桔梗、瓜蒌、生大黄)化裁加减。若气虚明显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增补其气。
阴虚便秘 ——凡干涩难出,津液亏少,大肠失润之便秘,即谓阴虚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努挣难下,状如羊屎,眩晕心悸,饮不解渴,舌红苔黄燥或无苔,脉沉细。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方选润肠丸合增液汤加减。若因血少阴虚而烦热,口干少津,可加元参、何首乌等。 此证与实证热秘较为相似,临床时应该灵活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
阳虚便秘 ——凡脾肾阳虚,阴寒内结,大肠传导迟滞之便秘,即谓阳虚便秘。症见大便艰涩,小便清长,面色㿠白,四肢欠温,小腹冷痛,腰背酸冷,喜热畏寒,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治宜温阳通便,方选济川煎化裁加减,亦可选用半硫丸,以温通寒凝,而开闭结。
总之,治疗便秘必须分虚实, 实证有燥热、气滞之便秘,虚证有气虚、阴虚、阳虚之不同。属燥热者宜清热攻下,气滞者宜顺气导滞;气虚者宜益气润肠,阴虚者宜养血润燥,阳虚者宜温阳通便。以上各种证型, 临床上有时独见,有时并见,故治法也应灵活运用,如:气虚和阴虚、气虚和阳虚之便秘,往往可并见,临证宜根据偏虚的程度,分别采用益气养血、益气温阳等通便之法,不可一概攻下通便。
2022-07-07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5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药物使用上,实秘和虚秘有所不同。实秘是短期发作的便秘,可使用开塞露及口服泻药;而虚秘作为长期慢性疾病,不宜滥用泻药,否则易形成药物依赖并有害身体健康。然而,虚秘和实秘的区分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因此,在出现便秘症状后,最好先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不仅有助于有效缓解便秘...

  • 一、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 西医角度:慢传输型:多由虚证引起,如年老体弱、产后虚弱,或饮食不当、体质虚弱等,导致肺、脾、肾功能不足。出口梗阻型:多属实证,如情绪郁结、饮食不节,导致肠胃积热或阴寒积滞,影响腑气通降。混合型:虚实夹杂,本虚在脾、肺、肾,标实表现为大肠气机不畅。

  • 2、辨证论治 便秘临证,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正如李东垣所说:“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实秘: ①燥热内...

  • 除了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也是虚证便秘的原因, 肾阳虚无法温煦脾阳,阴寒内生,凝结于胃肠,大便艰涩难下行。治法:健脾益气,以补治秘 虚证便秘的治疗并不像实证便秘只服用泻下药把大便排空那么简单, 从上文分析中明确要以“补益脾胃”为基础,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配合润肠通便的药物治疗。 可代替药...

  • 常用泻药包括容积性泻药、软化性泻药、润滑性泻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物反馈治疗:纠正不当、无效的排便动作。中医药治疗:中医把便秘分为虚实两大类,需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二、手术治疗 对于经过长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有明确病理解剖和功能性异常部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