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原因是什么

摘要: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现代人亚健康的问题多数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引起的。体内有湿气分为湿热和湿寒、痰湿,这几种的原因和症状都是不相同的,需要摘掉自己的湿气来源是什么才能够对症下药。那么湿热和湿寒、痰湿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湿热湿热的原因1、先天禀赋2、嗜烟酒、常熬夜日久会出现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味道也大。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很大,白带多黄。3、滋补不当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滋补不当,滋补过度会催生或者加重湿热体质。4、肝郁气滞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5、环境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如广东。亚健康状态多见湿热体质。湿热的症状1、面红目赤,油脂分泌多,容易长痘生疮,并且红肿痛痒。2、舌头颜色红,舌苔黄而且腻。3、肢体沉重,午后会有明显发热、潮热的感觉,汗味、体味重。4、食欲不佳,讨厌油腻,上腹胀满,口干、口苦、口臭。5、大便粘腻,感觉排不干净,粘在马桶上很难冲掉。6、小便短赤(颜色深),严重者小便不畅,私处潮湿瘙痒。7、头痛身重,早上起床有湿布裹头的感觉,心情烦躁。湿热的危害对容貌影响之大,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等面部问题以及身材走形等。湿热毒能够影响人的心情和身体健康。长期的抑郁心情,从而丧失生活目标,诱发身体的其他问题。湿热的预防保健重在清热除湿。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湿寒湿寒的原因1、饮用水分过度。过度饮用可乐、果汁。2、食物营养不足。3、喝酒、抽烟、打 。这样会使身体里面抗黑激素,血清素等使体温上升的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轻度的忧郁症。4、心境不宽,常勃然大怒。生气时,身体里面不断分泌肾上激素在你发怒时会被使用一空,结果只能从其他内脏中释放出养分来补足。当一下子被大量使用的养分超过内脏、血管和其他细胞所需养分时,多余养分会排泄到毛发和尿液中,造成“气得直冒冷汗”,此外,从肝脏大量合成胆固醇会依附在血管上,引发动脉硬化,过度释放的葡萄糖也可导致糖尿病。湿寒的症状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没有光泽神采。2、舌头颜色淡,舌苔白,舌头边缘有齿痕。3、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小腹感觉寒凉,出汗为凉汗。4、胃寒、胃胀,胃功能弱,消化吸收不良。5、大便溏稀或干结,不成形,经常腹痛腹泻。6、小便清长,女性宫寒经痛,量少色深。7、精神萎靡,喜暖怕冷,不喜说活,或说话声音低弱。湿寒的危害湿气入表,使皮肤瘙痒,长湿疹等。湿气进入关节,导致关节疼痛。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湿寒的预防保健重在驱寒除湿。1、冬天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晚上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2、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3、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痰湿痰湿的原因1、寒湿侵袭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2、饮食不节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3、先天禀赋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4、年老久病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5、缺乏运动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痰湿的症状1、面色淡黄而且发暗,眼泡浮肿,重者整个面部浮肿。2、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者甜,舌头边缘有成排的齿印。3、容易出汗,头重身困,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体形肥胖,腹部肥满。4、痰多,口中粘腻,不想喝水,喜食肥甘甜黏。5、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有其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6、小便一夜三四次,尿量多且清如水。7、懒动、嗜睡、身重如被湿被子裹住,夏天好过,冬天难过。痰湿的危害痰湿多了容易造成血瘀。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痰湿的预防保健重在祛湿化痰。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2023-08-01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48: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导致原因:湿气也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由外感而发,比如淋雨不换衣、常坐湿地、长处于潮湿之地、涉水、常年依水作业,这些外部因素引起的。而内湿为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所致,是由于脾虚造成的,经常熬夜、久坐、重口味、生冷油腻的食物吃太多等不良习惯都会造成脾胃虚弱,湿气由内而发,最终形成湿邪。/...

  • 湿气重的原因多样,包括先天禀赋、嗜烟酒、常熬夜等。长期熬夜会导致牙齿变黑,舌苔黄腻,口腔异味,身体味道大。白带增多,颜色偏黄,下体异味严重。此外,滋补不当也会产生湿热体质,如过量食用银耳、燕窝等滋补品。情绪压抑、长期饮酒也会导致湿热症状,如面红目赤、皮肤油脂分泌增多,容易长痘。舌苔黄...

  • 室内湿气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环境因素 室内湿气重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影响。如居住在低洼地带、沿海地区或是气候湿润的地区,空气中的湿度相对较高,室内自然容易湿气重。此外,夏季暴雨季节或回南天气,室外湿气更容易进入室内。二、居住习惯因素 日常居住习惯也会影响室内湿度。例如,频繁进出室内...

  • 成都湿气重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其湿润的气候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是导致湿气重的主要原因。盆地地形使得空气难以流通,加上成都常年雨水充沛,湿度较高,这为湿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二、地理环境对湿度的影响 四川盆地周边多山,地形相对封闭,形成的局部小气候环境不易排出湿气。

  • 湿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湿气重的原因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不当:频繁食用生冷、寒凉、油腻、甜食或过于肥腻的食物,如冰激凌、肥肉等,会加重脾脏负担,影响其运化水湿的功能,导致湿气内生。此外,过量摄入糖分和盐分也会促进湿气滞留。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海边、水边或阴雨连绵...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