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怎么形成的

气候因素
1 、当夏秋之交,天气多雨,地气多湿,湿热氤氲,水气上腾,湿气浓重,人们在阴雨连绵的湿气严重的环境中,常常会感觉到困倦乏力,或混混欲睡,或食欲减退,或表现为大便稀薄,湿气重的人群也多会在夏秋季节容易生病。
环境因素
2、 久居于潮湿环境中,或者涉雨淋水,或者从事水上劳动,或者汗湿沾衣等环境因素都容易让湿邪侵袭人体,导致人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
脾脏功能虚弱
3 、中医认为脾脏主水,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运化水湿,如果脾胃的功能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或者不足,就容易出现体内水湿不能及时运化,进而出现内湿集聚而表现出湿气重的病机状态。
饮食失调
4、有些人平日多喜欢食用生冷、肥重厚腻的食物,过量的食用可以损伤脾阳、阻碍脾胃气机,同样可以影响到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导致湿气遏于体内,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头重、腹泻等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找到原因加以改正之外,还需要及时调理,最好的没有副作用的调理方式就是喝德辅的湤清槽嗏,植物草本,自然滋养,适合湿气重的人调理。2019-11-01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口味重而多咸,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判断有无湿气的方法:
1.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2.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3.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其体内湿气很重。

扩展资料:
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包括过敏、湿疹、脚气以及妇科炎症等。可通过可食疗,运动排湿。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横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3.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疼;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4.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中医中有一款食疗袪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红豆要用赤小豆,非平时吃的红豆,薏米性寒会伤脾,必须辅以为荞麦、葛根等,就是葛奕汤,此方可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湿气常常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如果在阴湿天气时身体出现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需要及时祛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体内湿气
2018-10-24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 常。
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扩展资料:
防止:
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苋菜、薏仁茶、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少食甜腻食物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
洗头时注意两点
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保持衣物干爽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夏天不要贪凉睡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少饮酒
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参考资料:湿气 (中医理论概念)-百度百科
2018-08-31
1.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2.【湿】是如何形成的?

①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②〖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重身。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其中最好的就是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

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嘉品。

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4、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5、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6、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8、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9、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10、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11、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 各种薏米粥鼎记〗
1、薏仁茶:早晚两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能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根据本店主的经验,加点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减肥!

2、解暑茶:将熟薏米粉5克泡500毫升温开水,做茶水饮料饮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3、瘦身汤:A、将鲜牛奶煮沸后加入薏米粉3-5克,搅拌一下即可。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排水瘦身。B、乌龙茶、干海带、薏苡仁适量。共研末,沸水冲泡饮用。有减肥之功效。

4、薏米粥: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藉由吸附负责消化脂肪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另外,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所以能达到减肥的效果。由于薏仁不容易煮熟,过度烹煮也会破坏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个小时以上。薏仁热量不高,却有饱足感,是养生保健的自然饮食中极富营养、又能清除体内杂质的膳食。

5、绿豆薏米粥: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

6、薏米粥治粉刺:薏米50克,白糖15克。 用法:薏米加水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一次。(中华偏方)
7、百合薏米粥: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 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泽肤祛斑 ,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8、钱草苡米粥:将金钱草30克 ,放人沙锅加水煎煮半小时滤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适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主治]肾结石,尿路结石。

9、山药苡米粥:[原料] 怀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 将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2次。
[疗效]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塘,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
[注意事项]大便秘结者忌食
10、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薏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
[方法]将干百合、薏米、粳米各六十克洗净后放锅中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连服,症状改善后仍须坚持,每周至少一至二次,以防痛风复发。

〖 ★★食用薏仁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 、因为薏仁会使身体冷虚,虚寒体制不适宜长期服用,所以怀孕妇女及正值经期的妇女应该避免食用。

二 、薏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唷!
三、 薏仁虽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毕竟只是一种保健食品,不能当作药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还是要找医生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来治疗

〖何为薏米红豆?〗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薏米红豆粥具有减肥的功效,常服可减肥瘦身。
薏米红豆粥去湿邪,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
绿豆海带汤降暑,二者乃夏之必备良方也。2014-08-08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口味重而多咸,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判断有无湿气的方法:
1.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2.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3.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其体内湿气很重。
/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5005019f76cb0a46f31fab8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5005019f76cb0a46f31fab8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包括过敏、湿疹、脚气以及妇科炎症等。可通过可食疗,运动排湿。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横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3.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疼;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4.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中医中有一款食疗_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红豆要用赤小豆,非平时吃的红豆,薏米性寒会伤脾,必须辅以为荞麦、葛根等,就是葛奕汤,此方可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湿气常常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如果在阴湿天气时身体出现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需要及时祛除。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4%BD%93%E5%86%85%E6%B9%BF%E6%B0%94/3416776?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体内湿气">百度百科-体内湿气
2023-01-01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重的人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异常,如身体困倦、身体四肢沉重、食欲不佳、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等。我自己经常吃比农的赤小豆薏米粉,冲饮方便,早晚都会泡一杯,湿气每天都会根据不同因素形成,要坚持每天都喝,才能更有效的去除湿气,那湿气到底是什么形成的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以下这6个,如果不赶紧改掉,湿气就会一直缠上你。
湿气是怎么形成的?
1. 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 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3. 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4. 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 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6. 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2017-10-29
体内湿气是多方面形成的,首先是跟饮食有关,饮食不规范且量多,多冷饮等形成,其次生活作息有关,如晚睡熬夜等;最后跟居住环境有关,室内常年潮湿也会增加体内湿气。
对于祛除体内湿气,除了在饮食方面多吃祛湿食材,如冬瓜、小米、燕麦、玉米等,其次中医调节,进行除湿。最好对外部环境除湿,建议使用除湿机进行全屋整体除湿,通过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从根源上进行除湿,将湿度保持在50%~65%人体舒适湿度,减少体内湿气的增加。2021-08-28
薏米淘干净,控干水分,平底锅不加油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红枣、枸杞、冰糖、桂圆、炒好的薏米,倒入开水冲泡5-10分钟
2019-01-29
按阴阳讲,湿气是属于阴性的。这样的体质意味着体质是阳虚的,主要与肾阳虚和脾阳虚有关。得此病是平日饮食不健康及生活起居不健康造成的。2019-09-27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简单点的喝些思美人!茯苓玫瑰花茶祛湿也有帮助。2019-05-05
和平时的作息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果你平时饮食重口味、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那么你就是湿气最喜欢的那类人群~还有,长期不运动,喜欢宅着不动,湿气也会来找你哦!所以说祛湿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环节,平时可以喝织膳早晚茶,采用古法炮制,早排晚补~搭配运动和泡脚更好哦!!长期坚持!!2020-11-30
一定要去湿气!特别是女孩子。湿气重的表现有以下:
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像我就是很好的例子,看着不胖,肉全长在肚子、大腿和脸上。实现穿衣自由恐怕是下狠功夫。
面部油腻且易生痤疮:痘痘长期在脸颊和额头以及下巴处,痘痘肌加敏感红血丝的肤质每年都是让我抓狂,通过运动和服中药想达到瘦身和稳定肌肤的作用也是漫长的道路。
看舌头,舌质红,舌苔黄厚
肩颈部酸痛、头晕头疼、腰酸背痛、风湿关节炎、妇科病都是湿气进入人体内而造成的!说了这么多废话,该怎么祛湿才是重中之重!我自己也是湿气的重患者,喝中药、泡脚、和祛湿茶都尝试过,可是效果并不太理想,知道活瓷能量养生缸的存在,普及了一下它的功效和原理,我也是半信半疑,后面朋友自己家就有养生缸让我去蒸个一两次,我一口答应,麻溜的去享受了一波~
蒸完确实是爽!舒服~安逸·~都不想回家了你知道吗,蒸了20来分钟出来好多汗,而且脸上皮肤很光泽,整个人都是轻松地,隔了3天又去蒸了,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它,因为回去确实睡觉还有长痘的频率都少了,肚子也不是鼓鼓的,最后就在古成陶瓷厂拿下了它
2021-03-10
湿气从哪里来的?湿气太重会导致浮肿,脸上长痘头晕没精神,腰酸背痛关节疼痛,来源,久坐不动,洗头发不擦干,经常熬夜,缺乏锻炼。
2020-08-07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是什么?
2019-05-21
关于湿气,很多中医的大神已经回答的非常到位,我来帮助补充一下如何祛湿、排湿
清法:
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治疗各种里热证的方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清法与下法配合可用于热结里实证,与汗法配合又可用于表热证。
和(调)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既不同于汗、吐、下诸法专事攻邪,也不同于补法专事扶正,而又不离温、清、补、泻等法的配合运用。因此,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冒、表里双解等。
补法:
通过滋养、补益,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新归于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表邪未解或实邪在里者,一般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寇或使邪实愈壅。但扶正又可祛邪,所以在正气虚弱不能祛邪时,亦可酌用补法以扶助正气,配合其他治法达到祛邪愈病的目的。
身体湿气重可以饮用新款的祛湿茶:素时健·汉方正饮 口感不错,效果还好
2021-01-23
所以的内寒生“湿”吧,太重的话对身体是不好的,当然也是有方法祛湿的,可以喝稀健薏米红豆茶来达成这个任务的。2017-11-09
正确的祛湿食疗方是出自《本草纲目》的稀健薏米红豆茶,包含有赤小豆(祛湿解毒),薏米仁(祛湿消肿)芡实(健脾祛湿)等成分,薏米仁炒过去寒性。2017-11-16
还为湿气重烦恼吗?了解湿气是怎么来的,教你从源头上隔绝湿气

2021-01-02
那么体内的湿气重是如何产生形成的呢? 很多人体内的湿气重都是因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就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体内湿气重的方法或食物? 其实祛除体内过重的湿气的方法很简单,一般可以用中药茶疗去走湿气,德浦的湿清草搽,可以帮助缓解体内湿气,内部调理。还有就是有两种简单的“药”。这两种药既能当茶喝,也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 这两种食品,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2019-10-0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6:20: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