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 该怎么调理才行啊?

血虚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
风燥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滞、肋痛、皮肤干燥、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
血虚风燥要怎么办?基本方药:
(1)养血润肤饮(或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皂刺45克、生地12克、熟地l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花粉12克、红花6克、桃仁6克、黄芩10克、黄芪l0克。
(2)风癣汤加减:生地12克、玄参10克、丹参12克;当归6克、炒白芍12克、茜草10克、红花6克、黄芩6克、苦参45克、苍耳子3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l0克。
以上两方适用以瘙痒为主的血虚风燥证。
(3)克银二号方:生地3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麻仁l0克、大青叶15克、山豆根l0克、白藓皮15克、草河车15克、连翘15克。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的银屑病(主证:淡红色斑疹、鳞屑薄而少)。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分2~3次服用,每日1剂。
血虚风燥要怎么办?调理方法:建议试试古方茶雪彦茶进行调理,它能补血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科学研究表明,古方茶雪彦茶将补血与补气结合在一起,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贫血、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气血双补,固本正源。
日常护理:
1.本证候多为全身泛发皮疹和瘙痒,故要劝告患者忌食腥发动风及辛辣酒酪饮食,性格要和顺,避免忧思恼怒。
2.患处不宜滥用刺激性强的外涂药物,不宜用热水、肥皂烫洗,避免日光曝晒或寒冷刺激。
3.适时进行矿泉浴、糠浴和淀粉浴,并外涂护肤油脂,可以保持皮肤的柔润,使之鳞屑减少,痒感亦可得到控制。2019-07-08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6:09: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主要有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的成分,比如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防风,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加一些白蒺藜、玄参、麦冬、桃仁等等,所以对于血虚风燥型湿疹,主要是应用一些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药物。患者知道这个方向,自己是不能够开药的,最好是到医院找医生,根据相应的症状、证候、皮肤的表现开...

  • 清适敏的“血虚风燥”型体质调理方法,通过“健脾益气”以增加脾胃生血统血能力,精选药食同源中药配伍,有效缓解皮肤瘙痒、过敏及炎症反应。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因子,显著改善人体基础营养结构,增强免疫能力。这种“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在解决顽固型皮肤疾病上显现出显著效果,为...

  • 以湿热型而言,患者会出现肤疹红肿、搔痒剧烈、患处渗液等症状,中医治疗上就会选择连翘、薏苡仁或苦参膏等中药材治疗;若为血虚风燥型患者,因容易有头晕、疲倦等现象,且皮肤会脱屑、丘疹细小密集,这时生地黄、当归等药物可帮助舒缓。

  • 治疗原理:针对血虚风燥引发的皮肤问题,如干燥脱屑、瘙痒难耐、抓痕遍布、甚至可能出现结痂和色素沉着,湿毒清胶囊凭借其养血润肤和祛湿解毒的特性,为这类湿疹提供了有效的自然疗法。它不仅能够舒缓症状,还可能与口服的抗过敏药物,如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片和非索非那定片等协同作用,提升治疗效果。综...

  • 治疗可用龙胆泻肝汤和茵陈五苓散;2、脾虚湿蕴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皮损不红,糜烂渗出不严重,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可用健脾除湿药如除湿胃苓汤;3、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肥厚、苔藓化改变,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可用润燥止痒胶囊或当归饮子。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