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和脾阳虚两证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肾阳虚,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现代医学认为肾阳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S)有关。
病证名。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2012-01-1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03: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为阳虚寒盛、气机凝滞,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水谷失运导致腹部胀满、久泻久痢,甚至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水湿泛滥造成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或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夜尿频多。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细弱,也是阳气亏虚的表现。脾肾阳虚以脾...

  • 脾肾阳虚,源于脾肾两脏阳气的不足,可能源于寒邪侵袭、长期耗气或器官亏虚。其主要症状包括频繁腹泻,甚至夜间泄泻,伴有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面色苍白、浮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象沉细。病因在于脾肾阳气的虚衰,导致温煦、运化、固摄功能下降,进而引发上述症状。与其他病症...

  • 因脾阳根于肾阳,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土,则脾阳虚衰,运化失职,即「火不生土」,出现泄泻,正如张景岳所说:「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若脾阳虚,水湿不运,制水无权,水液氾滥,则「土不制水」,渐损肾阳,...

  • 脾肾阳虚特点一 五更泄泻。表现为黎明时分,腹痛泄泻,邂逅痛减,大便顽固。大都是是在黎明时候,肚子痛,上完厕所排了便以后在回去接着睡。长期如此。特点二 少腹冷痛。总是感觉小腹凉凉的。受凉则痛。这个时候女孩子夏天就不能穿漏脐装,冬天也穿厚点保护小腹不受寒。一般情况下,小腹肥胖不容易减...

  • 后者主要以水气泛滥和浮肿为主,而脾肾阳虚则侧重于虚寒症状,如腹泻和畏寒等。与一般的阳虚证相比,脾肾阳虚证除了全身性的虚寒症状,还具有明显的脾肾定位症状。在辨证过程中,关键在于识别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脾阳虚和肾阳虚的症状,以及阳虚阴寒内盛的特征,这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2]...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