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阴分不足,津血亏损,滋润、荣养不够的病理变化;因阴不制阳,也可出现阳相对亢盛的虚性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
阳虚: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变化。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2012-10-27
阳虚: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变化。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2012-10-27
阴虚
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
阴虚主症: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阳虚
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阳虚主症: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还有就是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2012-10-27
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
阴虚主症: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阳虚
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阳虚主症: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还有就是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201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