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 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体寒症状。
现代白领常会在集中精力工作几小时后,觉得四肢冰冷、头脑发热、眼睛干涩等状况,通常也是"上热下寒"的状况。
主要表现症状
通常会同时出现一个或多个症状:
— 上热 —
爱上火:口腔溃疡、嗓子疼、牙疼、腮肿、流鼻血
慢性中耳炎
目赤红肿,眼干眼涩
成年后依然长痘痘
有甲状腺类问题
头热、头痛、头胀、头晕甚至高血压
— 下寒 —
肚脐以下发凉,经常拉肚子
腰部冷,膝盖凉
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
手脚冰凉,特别怕冷
饮食耐温不耐寒
肤色暗沉,长黑斑,甚至有水肿
便秘或溏泄
很重要的特点是 失眠 。 上面是满满的火,下面是一派寒气,上下不畅通,心肾不交,自然很难睡着。
为何会上热下寒?
现代人用脑有余,用腿不足,想得多,动得少。
人一思考,能量会积聚到头部,想得太多,还伴随着焦虑、紧张,心火就一直腾腾在上。
运动少,身体循环能力差,加上吃的寒凉,穿的少,脾肾阳虚,那么下焦就会越来越寒。
过度思虑会伤及脾胃,吃的太撑、太快,脾胃承担太多负担,运化能力自然也会相对减弱,上焦和下焦间的转运也会减弱。
对治五法
上热下寒不是阳虚,也不是实火,只是身体里的热能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身体不够通畅,阻塞了能量的运转。这时候,补会上火,泻只会越来越寒,最重要的就是通。
上焦有热,下焦有寒,关键在于中焦没有起到运转作用。中焦是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这两个脏腑运转良好,中焦才能发挥作用,让身体运转自如。
因此,疏通脾胃是关键!
1、 推腹
正常肚子,温软如棉。多揉肚子,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可以减肥,通畅经络。
方法:手掌由心窝开始向下推到小腹,反复推5分钟。双手或单手都可以。如有阻滞点(硬块、痛点、气团或水槽),一定要反复推揉,将其推开揉散。
腹部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五脏之经络汇集之地。通过推腹,中焦疏通到位,可以帮助气血更好的往下走,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特别利于改善上热下寒的失眠、手脚冰凉、便秘或是溏泄等症状。
2、 跪膝走
上热下寒的人,如果不能把热量直接传给脚,就先传给膝盖,慢慢就会输送到脚。
方法:按由软到硬的顺序,分别在软垫子、地板或硬木床上进行,每天20分钟。开始可以手扶着辅助物,减少膝盖承重,慢慢锻炼膝盖,没有办法前进,就原地踏步。
慢慢的你就会后背发热,周身感到温暖,气血先引到膝盖,膝盖发凉、膝盖疼,咔咔响等问题都会得到改善;渐渐的手脚冰凉,上热下寒也会得到改善。
跪着走路,腰随之扭动,肾也跟着补了,上热下寒的人,通常肾阳虚,温煦了肾,下焦自然温暖。同时,它还疏通了腿部气血,自然能帮助消解大腿赘肉。
3、 练习八段锦
可重点练习八段锦里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和“双手攀足固肾腰”两式:
1)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寒下热,第一需要引火归元,把火导引到合适位置,身体内的圆运动才能运转,才能保证身体的阴阳交融。
方法 :两脚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腰,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腰。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 :去心火,避免长暗疮、暴发青春痘、流鼻血、情绪暴躁等情况的发生。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经常上火、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爆痘的人。动作较复杂,可量力而为。
注意 :尽量不要打折扣做,身体摇转时使脖颈和尾闾尽量对拉伸长,速度柔和缓慢连贯。脖子全程不要硬着,下颌不刻意内收或扬起,使颈部肌肉尽量地放松伸长。如果费力就一右一左做两次,以后再慢慢增加次数。
2)两手攀足固肾腰
这是通过俯身、双手攀足来专门锻炼腰肾,达到心肾相交的一个方法。
方法 :站立,自然呼吸;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头略昂起。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
作用 :可使腹直肌及脚内侧的经脉得以伸展,透过手的热量对肾脏进行按摩。两手如攀握不到两足趾,可不必勉强。
4、 泡脚降火
若畏寒、四肢不温明显,泡脚便是再合适不过了。
取艾叶(最好是艾绒)15克,桂枝10克,制吴茱萸1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然后等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
通常泡脚水温40~44℃,水面超过脚踝2~3厘米最适宜,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后,再搓搓脚底涌泉穴,滋养肾水,既能补阳,又不至于让人上火。
5、 艾灸调理
对于体质虚浮之火,需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艾灸自然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调理时,取神阙、关元、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个穴位灸25~40分钟左右最佳,连续灸5天,休息两天,然后继续进行。
神阙穴 ,即肚脐; 关元穴位于 脐下腹前正中线,直下4横指; 三阴交 :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紧靠内踝尖,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
注意 :脚心的涌泉穴,应放在最后灸,且不可缺少。因为这样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实施完成,且不至于因为艾灸重新上火。2022-07-02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 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体寒症状。
现代白领常会在集中精力工作几小时后,觉得四肢冰冷、头脑发热、眼睛干涩等状况,通常也是"上热下寒"的状况。
主要表现症状
通常会同时出现一个或多个症状:
— 上热 —
爱上火:口腔溃疡、嗓子疼、牙疼、腮肿、流鼻血
慢性中耳炎
目赤红肿,眼干眼涩
成年后依然长痘痘
有甲状腺类问题
头热、头痛、头胀、头晕甚至高血压
— 下寒 —
肚脐以下发凉,经常拉肚子
腰部冷,膝盖凉
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
手脚冰凉,特别怕冷
饮食耐温不耐寒
肤色暗沉,长黑斑,甚至有水肿
便秘或溏泄
很重要的特点是 失眠 。 上面是满满的火,下面是一派寒气,上下不畅通,心肾不交,自然很难睡着。
为何会上热下寒?
现代人用脑有余,用腿不足,想得多,动得少。
人一思考,能量会积聚到头部,想得太多,还伴随着焦虑、紧张,心火就一直腾腾在上。
运动少,身体循环能力差,加上吃的寒凉,穿的少,脾肾阳虚,那么下焦就会越来越寒。
过度思虑会伤及脾胃,吃的太撑、太快,脾胃承担太多负担,运化能力自然也会相对减弱,上焦和下焦间的转运也会减弱。
对治五法
上热下寒不是阳虚,也不是实火,只是身体里的热能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身体不够通畅,阻塞了能量的运转。这时候,补会上火,泻只会越来越寒,最重要的就是通。
上焦有热,下焦有寒,关键在于中焦没有起到运转作用。中焦是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这两个脏腑运转良好,中焦才能发挥作用,让身体运转自如。
因此,疏通脾胃是关键!
1、 推腹
正常肚子,温软如棉。多揉肚子,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可以减肥,通畅经络。
方法:手掌由心窝开始向下推到小腹,反复推5分钟。双手或单手都可以。如有阻滞点(硬块、痛点、气团或水槽),一定要反复推揉,将其推开揉散。
腹部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五脏之经络汇集之地。通过推腹,中焦疏通到位,可以帮助气血更好的往下走,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特别利于改善上热下寒的失眠、手脚冰凉、便秘或是溏泄等症状。
2、 跪膝走
上热下寒的人,如果不能把热量直接传给脚,就先传给膝盖,慢慢就会输送到脚。
方法:按由软到硬的顺序,分别在软垫子、地板或硬木床上进行,每天20分钟。开始可以手扶着辅助物,减少膝盖承重,慢慢锻炼膝盖,没有办法前进,就原地踏步。
慢慢的你就会后背发热,周身感到温暖,气血先引到膝盖,膝盖发凉、膝盖疼,咔咔响等问题都会得到改善;渐渐的手脚冰凉,上热下寒也会得到改善。
跪着走路,腰随之扭动,肾也跟着补了,上热下寒的人,通常肾阳虚,温煦了肾,下焦自然温暖。同时,它还疏通了腿部气血,自然能帮助消解大腿赘肉。
3、 练习八段锦
可重点练习八段锦里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和“双手攀足固肾腰”两式:
1)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寒下热,第一需要引火归元,把火导引到合适位置,身体内的圆运动才能运转,才能保证身体的阴阳交融。
方法 :两脚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腰,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腰。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 :去心火,避免长暗疮、暴发青春痘、流鼻血、情绪暴躁等情况的发生。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经常上火、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爆痘的人。动作较复杂,可量力而为。
注意 :尽量不要打折扣做,身体摇转时使脖颈和尾闾尽量对拉伸长,速度柔和缓慢连贯。脖子全程不要硬着,下颌不刻意内收或扬起,使颈部肌肉尽量地放松伸长。如果费力就一右一左做两次,以后再慢慢增加次数。
2)两手攀足固肾腰
这是通过俯身、双手攀足来专门锻炼腰肾,达到心肾相交的一个方法。
方法 :站立,自然呼吸;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头略昂起。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
作用 :可使腹直肌及脚内侧的经脉得以伸展,透过手的热量对肾脏进行按摩。两手如攀握不到两足趾,可不必勉强。
4、 泡脚降火
若畏寒、四肢不温明显,泡脚便是再合适不过了。
取艾叶(最好是艾绒)15克,桂枝10克,制吴茱萸1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然后等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
通常泡脚水温40~44℃,水面超过脚踝2~3厘米最适宜,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后,再搓搓脚底涌泉穴,滋养肾水,既能补阳,又不至于让人上火。
5、 艾灸调理
对于体质虚浮之火,需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艾灸自然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调理时,取神阙、关元、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个穴位灸25~40分钟左右最佳,连续灸5天,休息两天,然后继续进行。
神阙穴 ,即肚脐; 关元穴位于 脐下腹前正中线,直下4横指; 三阴交 :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紧靠内踝尖,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
注意 :脚心的涌泉穴,应放在最后灸,且不可缺少。因为这样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实施完成,且不至于因为艾灸重新上火。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