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阴阳五行学理论解说?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中医的五行学说,许多人认为十分抽象,难以明白。其实,五行学说是一套和西方医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另一套代号。就如代数用XYZ,化学将水解释为H2O,都是一种代号,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那套语言,才能明白背后的理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中医学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实际应用上,调理身体/治病时,某些器官若有病,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

  相生:是指五行中互相资生和助长:

  钻木取火 木生火
  火的灰变成泥土 火生土
  泥土蕴含矿物质及金属 土生金
  金属溶后会有水 金生水
  水滋养树木 水生木

  例如:脾(土)主管消化系统,负责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我们才有生命力,有呼吸,有「气」,所以说土生金(肺)。由於有这关系,因此有〈培土生金法〉,即采用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虚的疾病。

  相克:是指五行中互相制约和克服:

  金坚硬防碍树木生长 金克木
  植树以防泥土松脱 木克土
  泛滥时用沙包挡水 土克水
  用水来灭火 水克火
  用火可溶掉金 火克金

  我认为传统的阴阳五行学理论基本上是将物质归纳到五行之中,赋予阴阳的属性,以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诠释物质间的关系,进而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2007-09-05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8:56: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构建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界阴阳对立和相互转化的深刻理解。这个理论基础不仅解释了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还构成了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哲学中,核心理念是这样的:天道(气)衍生出阴阳,阴阳结合形成五行,五行的交互作用孕育出世间万物,而万物的存在状态...

  • 一、道教阴阳五行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部分。阴阳学说阐述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阴阳二气,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五行学说则通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来说明宇宙间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两者相结合,共同构成了道教哲学中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二...

  • 中医学说也以阴阳五行为主,认为五脏属阳,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六腑属阴,肝以胆为腑,肾以膀胱为腑,肺以大肠为腑,心以小肠为腑,脾以胃为腑。中医治疗疾病时,多依据上述理论,例如胃痛由于肝强,以木克土(脾胃属土),故多用平肝之药。5. 阴阳五行学说在其他领...

  • 1.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尚书《洪范》中的五行理论,以及周易中的阴阳理论。2.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它们有着各自的性质和象征。例如,水象征着滋润和下行,火象征着热情和上升,木象征着生长和曲直,金象征着坚固和变革,土象征着生育...

  •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涵盖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多个方面。下面分别从不同条目对阴阳五行概念进行解释和润色。1. **阴阳对立与互根 阴阳对立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动与静。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例如,阳依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