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生地熟地有哪些禁忌

1、功效: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

2、禁忌: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忌萝卜、葱白、韭自、薤白。

3、生地也叫生地黄,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秋季采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

4、不少人对生地比较陌生,但提起千古著名的补肾良-六味地黄丸,大家就会非常熟悉,六味地黄丸由生地为主所制的。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5、生地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通常我们说的生地一般指生地黄。

6、生地的功效:性味归经: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7、保健作用: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8、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9、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10、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1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12、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3、生地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等作用,可应用于多种病症。

14、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15、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16、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17、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18、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19、年老体衰。生地用于防治老年病,已有很长的历史,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它具有补而不腻的特征,对老人阴、血、津液之耗兼有热象者,可谓首选之品。2022-08-09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29: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地和熟地黄可以共同烹饪,这样做有助于发挥两者的协同功效,提升健康益处。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需要清热解毒的场合。熟地黄则具有补血养阴的功效,适用于血虚阴亏的情况。将生地黄和熟地黄一起煮,可以同时清热和补血,对于需要调整身体机能的人群来说,可能更为适合。在实践中,生地黄和...

  • 10、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1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

  • 生地主要功效在于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对于阴虚内热、口干舌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它常用于中医临床治疗热病后期伤阴、舌绎心烦等症状。3. 熟地的功效作用: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改善效果。同时,它也被用于治疗精血不足、月经不调等问题。熟地黄是许多中药方...

  • 熟地,性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为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用法用量为内服,煎汤,剂量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熟地需注意,...

  • 1. 生地与熟地黄均源自地黄这种玄参科植物的干燥根。生地是未经加工的生鲜地黄干燥品,而熟地则是生地的蒸制加工品。2. 两者都有滋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阴虚而引起的口干舌燥等症状。生地黄因其寒凉性质,更适用于清热凉血,而熟地黄则因其温和性质,更适合补血。3. 生地的味道苦甘、性质寒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