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没有药物进入身体里面,为什么提插、捻转就可以治疗疾病?

人吃五谷,不可能不生杂病,中医认为正常人体是处于阴阳平和的状态,当阴阳不协调的时候就容易生病。我们都知道,生病了就得医治,治病少不了的就是用药,而在中医的治疗方法里面,有一种方法就是不需要药物的,那就是针灸。

针灸治疗疾病为什么可以不通过药物来发挥疗效呢?到底是什么发挥了治疗效果?

针灸治病发挥疗效是通过三个重要因素发挥疗效的,即穴位、手法和刺激方式。

首先,是经络穴位。经络穴位针灸治病的基础就是,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穴位是经络上关键的点,对经络气血有较强刺激作用。人体经络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筋经、经别、皮部以及络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共有362个,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治疗属性,不同穴位的组合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其次,就是针刺的手法,包括进针手法、针刺补泻手法和催气手法。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进针手法,比如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较松的穴位,如针刺中脘穴;挟持进针法适用于针身较长的穴区,如针刺臀部穴位;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穴位较表浅的部位,如针刺印堂穴的。

针刺补泻手法是根据疾病的气血多少来选择的,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徐疾补泻等。

催气手法是辅助针刺手法,具有激发经气的作用,包括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

最后就是穴位的刺激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效果可能不同,如针刺可补可泻,艾灸侧重于温补,三棱针放血侧重于泻热,附子灸侧重于温阳,隔盐灸侧重于止泻等等。

提插、捻转既可以作为补泻手法,又是针刺辅助手法。为什么简单的提插、捻转就可以调整经脉气血呢?

经脉里的气血是有流转方向的,在《灵枢·逆顺肥瘦》中这样讲:“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正经气血具体是按以下顺序运行: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到手阳明大肠经,再到足阳明胃经,然后是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最后到足厥阴肝经,再流入手少阴肺经,接着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构成气血运行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环路。

捻转分为左转和右转,分别是以右利手为基础,补泻层面讲,左转重为补法,右转重为泻法。可见,捻转是根据气血流注方向来调整经脉气血的,从而可以使亏虚的气血变得充盈,过剩的气血得以宣泄。

提插来说,就是针身的上下移动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穴位的深度,或者说是对气血层次的把握。当病位在深部,须引气入内,当病位在浅层,须引气外出。

总而言之,提插、捻转都是对经络气血的调整。

因为针灸的基础就是经络穴位,而经络穴位里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和关键点,针灸治疗疾病并没有使用药物,靠的是对人体气血的调整。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疾病,治疗就需要激发经络气血;因气血过盛导致的疾病,治疗就需要疏导多余的气血流通,从而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都能处于较平和的状态。

针灸治病说白了就是利用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针刺通过改善局部或脏腑的血液循环、改善微环境以及激素的变化,从而从整体来使机体功能恢复。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针灸# # 健康 # #中医#2022-06-05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34: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对人体没有任何害处,主要是由于针灸是自然疗法,是一个绿色的疗法,它没有往机体里灌注任何物品,跟药不一样,药物有口服。针灸完全是医生利用一个针具的操作,调动体内自身的调节系统,来让自身的调节系统出现激发,然后抵御疾病、治愈疾病的方法,因此针灸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另外,针灸是一人一方...

  • 2、副作用小。由于没有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循环,单纯用针刺激人体穴位来治疗,不加重肝肾负担,对身体影响小。3、操作方便,只需医生的一双手和一套针具,应用比较方便,不受环境的局限,适合广泛开展。4、针灸治疗使用一次性针具,没有交叉感染的问题。

  • 这是因为在传统中医理论中,针灸和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相辅相成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的方式,调理身体的内部环境,从而为针灸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药气是指药物在身体内部产生的气质或化学成分。在中医理论中,药气被视为药物治疗的重要作用之一。药气可以通过药物进入体内,对身体...

  • 首先,隐形针灸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刺激反应。针灸贴使用的胶水或药物可能导致一些人的皮肤不适或敏感。这种不适感包括瘙痒、红肿、皮肤烧灼感等症状。尤其对于那些有过敏史或皮肤敏感的人,使用隐形针灸前应进行皮肤敏感测试。其次,错误的使用隐形针灸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尽管隐形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 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通过针刺“调气”、 “调神”,使得病人气血趋于平和、神情安定,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百病生于气”的疾病观对于现今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医学中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