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指的是什么?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概述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难经》所提出的神、圣、工、巧之论,并非将四诊的意义分成等级,而是强调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些技巧的难易程度。
早在《内经》就明确了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批语那种不能全面运用诊法的医生是“所谓窥管而已”。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惟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只有将四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望闻问切
2021-10-26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2022-12-19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指中医用来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合称四诊(fourdiagnostic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成语出处:《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2022-07-2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48: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切,指摸脉象。(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望闻问切,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

  •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1、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

  • 其中,“望”指观察外貌、形态,“闻”指倾听声音、音响,“问”指探究其思想、态度,“切”指了解其细节、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望闻问切”用来描写医生在面对病人时的态度和处理疾病的方法。通过“望”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貌形态,“闻”其口臭等病症,“问”其病史、病症等情况,“切”脉搏等...

  • “望闻问切”的基本含义是中医诊断病情的四种基本方法,具体包括:望:指观察病人的体态、肤色、舌苔、眼神等外在表现,以判断病情。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整体状态,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外在表现,如肤色、舌苔的颜色和质地、眼神的变化等,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病情的变化。闻:指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闻病人的...

  • 中医的望闻问切指判断疾病的一种手段。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病的一种方式, 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指对病人的神、色、舌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从而判断出脏器的病变。闻诊是根据患者的说话、咳嗽、喘息等症状来判断病情轻重。问诊是指询问患者自身的感觉、以往的病症等。切诊是用手摸腹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