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体质: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2、阴寒体质: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3、阳虚体质: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4、阴虚体质: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5、阳热体质: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6、气虚体质: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7、血虚体质: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8、瘀血体质: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9、 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患消 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2013-12-02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神马阳虚阴虚都有的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1、观察面色:阴虚者通常面色颧红;而阳虚者则面色苍白。这两种面色的差异较大,一般容易辨别。2、精神状态:阴虚者易出现潮热心烦;阳虚者则怕冷,说话有气无力,常感疲惫。3、身体疼痛:阴虚者可能出现腰酸腿软,感觉全身无力;而阳虚者则是腰膝冷痛。通过这一症状,也可以初步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4、...
小便色黄,舌头偏红,舌苔薄。如果心悸且伴有阴虚症状,如心烦、失眠、易做梦,那么可能是心阴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是肾阴虚的表现。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提示肝阴虚。胃部隐痛、食欲不佳则可能提示胃阴虚。脾阴虚较少见,通常由胃阴虚引起。
阴虚和阳虚的判断主要基于症状表现:阴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唇红口干、舌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形寒畏冷、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无味、舌淡苔白润、脉虚弱等。阳虚体质的调理...
因为气为阳之始,阳虚往往由气虚发展而来。阴虚的表现有五心烦热(手脚心和心口发热)、颧骨红、夜间出汗、口干舌燥、小便黄、舌红、舌苔薄等。心悸伴有阴虚症状如心烦、失眠、多梦,可能是心阴虚。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提示肾阴虚。眼睛干涩、视力减退,可能为肝阴虚。胃部隐隐作痛、食欲不振,...
相比之下,阴虚的患者则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他们可能会经历潮热和多汗,口干舌燥,渴感强烈,频繁饮水。小便颜色偏黄,表明体内津液不足。阴虚的症状更多地反映了身体内部的热象。中医认为,阳虚和阴虚是两种不同的体质状态,需要根据具体症状来区分。阳虚主要表现为寒性症状,而阴虚则表现出热性症状。辨别...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阴虚火旺的体质有哪些症状?该怎么调理? 16次阅读
- 说肾虚吃六味地黄丸,可是我吃了两天,嗓子疼怎么办 10次阅读
- 吃了六味地黄丸有喉咙痛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10次阅读
- 中医里的“阴、阳、虚、实”,分别是什么意思?? 14次阅读
- 中医热证或阴虚火旺证有什么表现? 5次阅读
- 治疗胬肉攀睛·阴虚火旺证的方剂简介 1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