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就是贫血?为何一直补却没有好转?或许是忽视了两点

女人由于自身体质和每月特殊的生理需求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生过孩子之后,气血越来越差。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两种原因。一是因为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每天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二是因为饮食习惯的变化或者是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大病之后或者生过孩子之后,身体没有调理好,使元气损伤,最终导致人的气血不足。

中医上的气血不足指的就是气血和血虚,人一旦气血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内其他脏腑的正常运作,还会使人早早地衰老。尤其是女人,年龄不大,但是看起来却比同龄人老,这就是气血不足的原因。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脸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气血不足这一现象。

最常见的调理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食补,一种药补,有的人调理了之后身体明显好转,但是有的人一直在调理,就是没有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是气血不足还是贫血?有些人认为气血不足就是身体贫血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气血不足”是中医的说法,也就是气虚和血虚,说明人的身体一直处于不 健康 的状态;“贫血”是西医的说法,一般是身体内缺乏铁元素的表现。贫血可能伴随着气血不足,但是气血不足不一定是贫血。所以,你要弄清楚自己属于那种之后,再进行食补和药补。

食补,顾名思义,就是吃一些食物来滋补身体缺少的气血,也是现在人们很喜欢的一种 养生 方法。补气的食物有山药、黄豆;补血的食物有猪肝、胡萝卜。既补气又补血的食物有桂仁胶粉,里面既有补气的山药、砂仁、黄精、黑豆,还有补血的阿胶、桂圆、红枣等食材,一块熬制成粘稠的膏就是桂仁胶粉,不仅可以滋补气血,还能改善女性月经失调、宫寒的症状。

药补,就是通过食用一些中药材来补气血,比如我们常见的补气血的中药材有当归、人参、地黄等。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中药材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食用。

以上就是两种调理的方式,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没有效果呢?可能是下面两个方面做得不对。

1、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有相克的,我们在吃补气血的食物时,就要少吃一些损耗阳气的食物,举个例子,人参可以补气,但是吃了人参就不要在吃萝卜了,否则就相当于白补了。

2、除了食补和药补之外,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习惯。比如:吃生冷、不注意保暖、长时间缺乏运动,即使吃了调理身体的食物,但也会大打折扣。

通过以上文章,你现在知道气血不足和贫血是两个概念了吧,该补血就补血,该补气就补气。如果你做到上面2点,相信身体气血不足的情况一定会有好转。2022-08-14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9:54: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而中医所说的“气血不足”,并不一定是血红蛋白减少,一些气血不足的人群血红蛋白处于正常水平。然而,因为气血不足和贫血的症状相似,都会出现疲劳、气短、乏力、汗多、脸色萎黄、头晕、心慌等症状,所以人们常常把二者混淆。“若经常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可以先到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切莫乱给自己扣贫血的...

  • 贫血和气血不足不是一回事,贫血和气血不足这两种疾病在症状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乏力、头晕等表现。但是贫血和气血不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贫血是现代医学检验血红蛋白下降而引起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而气血不足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这种病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脏腑早衰,多表...

  • 贫血和气血不足不完全一样。定义角度:贫血是从西医角度,通过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数值的减少来诊断的。而气血不足是中医的概念,属于中医辨证施治中的一个证型,具体指的是心脾两虚型贫血所表现出的症状。涵盖范围:贫血在西医中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多种类型和原因。而气血不...

  • 贫血和气血不足不是一回事,所引起的原因和症状也不相同。贫血多数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者质量缺陷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体内严重缺乏营养造成的,甚至还与失血过多有关。而气血不足多数是由于长期处理状态下或者久病伤气所致,通常会引起头晕目眩和舌质淡白的症状,并且有的时候还会导致头发发黄和胃肠疾病...

  • “贫血”是很多疾病共同的病理表现,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丢失引起,西医需找到并消除病因,才能彻底治愈。不能见到贫血就考虑营养不良,一味补充大量蛋白质、红色食物,反而容易延误病情。“虚则补之”,血虚则补。中医理论认为:无形生有形,气无形,能生有形之血,“血”来源于“气”,补气...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