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肾乃先天之本,补肾一直是保健最常用的方式。但是肾虚也分阴阳,主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补肾没有分清阴阳,则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那么如何区别肾阳虚和肾阴虚呢?

一、什么是肾阳虚?
1、“寒”是肾阳虚的主要表现特征
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四肢冰冷,畏寒怕冷,精神萎靡,水肿,舌淡,体胖等。女性表现为痛经,小腹寒冷,经血深乌有血块。男性表现为性功能下降,勃起开始有心无力, 减退。
2、肾阳虚的人宜吃温热性质食物
改变肾阳虚,中医看来应用温补肾阳的方法来调理,温热性质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体补充阳气。
3、肾阳虚的人不宜吃生冷的食物
要忌吃冷饮、雪糕。竹笋、马蹄、丝瓜、西瓜、枇杷不宜多吃,即便想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少吃,温吃,或者在烹饪时添加温热性调料调味。

二、什么是肾阴虚?
肾阴虚的症状就是“热”。容易引起肺热、咽燥,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干结,男性易表现为遗精。过度房事、用脑过度、饮食过于温燥也会导致肾阴虚的发生。
1、肾阴虚的人易表现为燥热
肾阴虚的人容易上火。常伴有咽口燥,手心和脚心发热,还容易动不动就发火发脾气。
2、阴虚火旺的人要避免熬夜
晚上23点-凌晨1点是人体阴阳交接之时,熬夜会损阴耗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

三、肾阳虚和肾阴虚如何饮食调补?
1、适合肾阳虚的食谱
①羊肉粳米粥:用于补益气血,温补脾胃,改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需羊肉5两(洗净,切碎),粳米100g,同煮成粥。
②鹿茸枸杞猪腰汤:除补肾阳外,还可改善头晕、耳鸣、疲倦怕冷的症状。需鹿茸10克,枸杞子30克,猪腰2个,然后将猪腰切碎和生姜炒熟,与鹿茸、枸杞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

2、适合肾阴虚的食谱
① 海参粥: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可改善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失眠盗汗。需水发海参(切碎)60克,粳米150克,一共熬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即可。
②冬虫夏草鸭汤: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口干咽燥、腰膝酸痛、耳鸣等症状。需虫草5克,淮山20克,鸭一只。将鸭和虫草、淮山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适量调味料。
2021-02-20
肾阴虚,热是肾阴虚的主要特质,主要是腰膝酸软,容易烦闷。
肾阳虚,寒是肾阳虚的主要特征,主要是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疼,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畏寒怕风。2021-02-20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2021-02-21
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肾阴虚的症状有头晕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数;而肾阳虚症状是面色无华,怕冷,耳鸣,男人阳痿,女人不孕,舌质淡,舌苔白,脉沉迟。2021-02-21
阴虚是器质性减退,阳虚是功能性减退。阳转阴是病情加重。2021-02-2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4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中医术语,分别描述了肾脏的阴阳两虚状况。两者共同的症状包括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然而,肾阴被视为物质的代表,而肾阳和肾气则代表功能。阳虚表现更偏向于外在,常有怕冷的症状;而肾阴虚则更多地表现为内在问题。1、肾阳虚症状 肾阳虚常见的症状包括腰痛且发凉,手脚冰凉,以及尿频。...

  • “肾虚”一词在生活中经常被提及,但真正了解其中差异的人并不多。从中医角度来看,肾虚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者虽仅一字之差,但在症状上却大相径庭。肾阳虚的主要特征是“畏寒怕冷”。患者常感腰部、膝关节酸软或疼痛,下肢尤为严重;精神萎靡,头晕目眩;夜尿增多,排尿无力,甚至出现尿少浮肿。...

  • 这两种肾虚的区别在于:肾虚肾阴虚是物质上的缺乏,主怕热,而肾虚肾阳虚就是功能上的匮乏,主怕冷。下面从三招快速区分两种肾虚类型,一起来看看吧。肾虚分型区别点1.善恐:无缘无故地出现恐惧的感觉。由肾虚导致的善恐,一般会同时伴有头脑发空、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把这一特点作为判断肾虚的...

  • 中医认为肾虚主要分为四类,其中肾阴虚和肾阳虚最为常见。肾阴虚是指肾中的阴液不足,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早泄、遗精、五心烦热、失眠等症状。而肾阳虚则是指肾的功能减退,表现为腰膝冷痛、四肢无力、畏寒怕冷、 减退等症状。肾阴虚多见于中青年,症状包括头晕耳鸣、四肢酸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 在中医理论中,肾虚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种类型。肾阴虚通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小腿无力、跟部疼痛、耳鸣或听力下降、头发干燥枯萎、牙齿松动或脱落、尺脉细弱、性功能障碍(如梦遗、阳痿、滑精等)。而肾阴虚证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及胸口感觉发热)、失眠、盗汗、口干舌燥、头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