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 分风寒湿型和风湿热型。
一、《辨证要点》:
1、风寒湿型 :关节肿胀,不红不热,痠多痛少,得热痛减,发热不高,小便清,脉浮或弦紧,苔薄白或白腻。
2、风湿热型 :局部灼热红肿,疼痛剧烈,得冷则舒,伴有高热,口渴,烦闷不安,小便黄赤,脉滑数,苔黄燥。
二、内治法:
1、风寒湿型:
《治疗思路》: 以祛风散寒化湿为主。
《处方》:
制川乌4.5克(先煎)羌独活各4.5克,
桂枝4.5克,生甘草3克,防风9克,
片姜黄9克,油松节12克,茅术6克,
生米仁12克,带皮苓12克,威灵仙12克,
《加减法》: 病期较久,面色苍白,气血不足者,以当归补血汤为主,加炙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即用气血双补的当归补血汤加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的白芍) 。
2、风湿热型:
《处方》:
桂枝3克,生石膏18克(打碎),茅术4.5克,忍冬藤15克,黄柏9克,知母12克,生甘草3克。萆薢12克,生米仁12克,蚕沙12克(包煎)。
《加减法》:热甚及鼻衄者,去掉温热的桂枝,加犀角9克(先煎,无可用水牛角代替,量宜大),鲜生地15克,丹皮4.5克。汗多阴伤者加金石斛12克(先煎),麦冬、天花粉各9克。
三、中成药应用: 金乌骨通胶囊、通痹胶囊、痹痛宁胶囊等。
四、外治法:
1、风寒湿型:
1)回阳玉龙膏外敷。
2)红灵酒外擦,每日4—5次。
3)熨风散,热熨。(用神灯烤即可)
4)老虎脚迹草子外敷。敷在痛处,会有痛感,起泡立即撤去,用无菌纱布盖之。
《注》:《中华本草》:老虎脚迹草子:具有截疟、镇痛、退黄、定喘、消翳的功效。对治偏头痛;牙痛;鹤膝风;风湿关节痛;瘰疬;痈疮肿毒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因有毒,应用上应小心,口服易致肠炎。
2、风湿热型:
1)太乙膏外贴。
2)金黄膏掺红灵丹外敷。
五、针灸
上肢:肩髃、曲池、尺泽、外关、合谷等
下肢:风市、膝眼、阳陵泉、足三里、申脉、昆仑等,宜泻法,留针15分钟。
《注》 以上是主要的穴位,临症时可随症在此基础之上,增加适当的穴位,以增强治疗效果。
六、《外用药方》
1、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
草乌(炒),军姜(煨)各90克,赤芍(炒)、白芷、南星(煨)各30克,肉桂15克,研成细末。
功用:温经活血,散寒化痰。
用法:热酒调敷,亦可掺于膏药贴之。
回阳玉龙油膏: 即用凡士林8/10,回龙玉龙膏2/10,调匀成膏。
2、红灵酒(经验方 )
生当归(切片)60克,杜红花30克,花椒30克,肉桂(切薄片)60克,樟脑15克,细辛15克(研细末),干姜30克(切碎片)。用95%酒精2市斤(1000ml),浸泡七天后,备用。
功用: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每日用棉花蘸药酒在患处(溃后在患处上部),揉擦二次,每次10分钟。
此法疗效较好,可能与酒辛辣,能温,能行,活血化瘀有关。
3、太乙膏《外科正宗》
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4、金黄散《医宗金鉴》 (对此药我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医院制剂室就生产。针对于人身各关节扭伤、挫伤、腮腺炎等。)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5斤、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厚朴各2斤、天花粉10斤。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治一切阳证。
《阳证》: 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的为阳。
《阴证》: 肿瘤、结核性感染等,表现为苍白、不热、不痛或隐痛、平塌、麻木等症状的为阴。
用法: 可用酒、葱汁、麻油、蜂蜜、菊花露、丝瓜叶捣汁等调敷。其实,在应用上,选用什么为基质去调敷,主要是看做什么用途。如活血通络化瘀,选择用酒调敷;如果用于消肿消炎宜用蜂蜜等等。
《注》金黄膏: 即用凡士林8/10,金黄散2/10,调匀成膏。
凡士林带有燥性,也可刺激皮肤,如皮肤湿烂,疮口腐化已尽,敷贴应薄而且要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收燥。
5、熨风散《伤科选粹》
处方:羌活、防风、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3克,研成细末。
功用:温经祛寒,散风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样关节炎,因风寒湿所致者。
6)陈醋热敷: 此法我用过,并不理想,仅能缓解。
七、《护理和预防》
1、平时注意保暖,避寒,防受潮湿。
2、痊愈后,活动必须逐渐增加,可予以适当的医疗康复锻炼。
八、饮食注意
1、饮食宜清淡,定量、食易消化食物。
2、发作期不可食刺激性食物。
《注》仅供参考学习,自行配药请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2022-07-27
一、《辨证要点》:
1、风寒湿型 :关节肿胀,不红不热,痠多痛少,得热痛减,发热不高,小便清,脉浮或弦紧,苔薄白或白腻。
2、风湿热型 :局部灼热红肿,疼痛剧烈,得冷则舒,伴有高热,口渴,烦闷不安,小便黄赤,脉滑数,苔黄燥。
二、内治法:
1、风寒湿型:
《治疗思路》: 以祛风散寒化湿为主。
《处方》:
制川乌4.5克(先煎)羌独活各4.5克,
桂枝4.5克,生甘草3克,防风9克,
片姜黄9克,油松节12克,茅术6克,
生米仁12克,带皮苓12克,威灵仙12克,
《加减法》: 病期较久,面色苍白,气血不足者,以当归补血汤为主,加炙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即用气血双补的当归补血汤加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的白芍) 。
2、风湿热型:
《处方》:
桂枝3克,生石膏18克(打碎),茅术4.5克,忍冬藤15克,黄柏9克,知母12克,生甘草3克。萆薢12克,生米仁12克,蚕沙12克(包煎)。
《加减法》:热甚及鼻衄者,去掉温热的桂枝,加犀角9克(先煎,无可用水牛角代替,量宜大),鲜生地15克,丹皮4.5克。汗多阴伤者加金石斛12克(先煎),麦冬、天花粉各9克。
三、中成药应用: 金乌骨通胶囊、通痹胶囊、痹痛宁胶囊等。
四、外治法:
1、风寒湿型:
1)回阳玉龙膏外敷。
2)红灵酒外擦,每日4—5次。
3)熨风散,热熨。(用神灯烤即可)
4)老虎脚迹草子外敷。敷在痛处,会有痛感,起泡立即撤去,用无菌纱布盖之。
《注》:《中华本草》:老虎脚迹草子:具有截疟、镇痛、退黄、定喘、消翳的功效。对治偏头痛;牙痛;鹤膝风;风湿关节痛;瘰疬;痈疮肿毒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因有毒,应用上应小心,口服易致肠炎。
2、风湿热型:
1)太乙膏外贴。
2)金黄膏掺红灵丹外敷。
五、针灸
上肢:肩髃、曲池、尺泽、外关、合谷等
下肢:风市、膝眼、阳陵泉、足三里、申脉、昆仑等,宜泻法,留针15分钟。
《注》 以上是主要的穴位,临症时可随症在此基础之上,增加适当的穴位,以增强治疗效果。
六、《外用药方》
1、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
草乌(炒),军姜(煨)各90克,赤芍(炒)、白芷、南星(煨)各30克,肉桂15克,研成细末。
功用:温经活血,散寒化痰。
用法:热酒调敷,亦可掺于膏药贴之。
回阳玉龙油膏: 即用凡士林8/10,回龙玉龙膏2/10,调匀成膏。
2、红灵酒(经验方 )
生当归(切片)60克,杜红花30克,花椒30克,肉桂(切薄片)60克,樟脑15克,细辛15克(研细末),干姜30克(切碎片)。用95%酒精2市斤(1000ml),浸泡七天后,备用。
功用: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每日用棉花蘸药酒在患处(溃后在患处上部),揉擦二次,每次10分钟。
此法疗效较好,可能与酒辛辣,能温,能行,活血化瘀有关。
3、太乙膏《外科正宗》
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4、金黄散《医宗金鉴》 (对此药我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医院制剂室就生产。针对于人身各关节扭伤、挫伤、腮腺炎等。)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5斤、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厚朴各2斤、天花粉10斤。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治一切阳证。
《阳证》: 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的为阳。
《阴证》: 肿瘤、结核性感染等,表现为苍白、不热、不痛或隐痛、平塌、麻木等症状的为阴。
用法: 可用酒、葱汁、麻油、蜂蜜、菊花露、丝瓜叶捣汁等调敷。其实,在应用上,选用什么为基质去调敷,主要是看做什么用途。如活血通络化瘀,选择用酒调敷;如果用于消肿消炎宜用蜂蜜等等。
《注》金黄膏: 即用凡士林8/10,金黄散2/10,调匀成膏。
凡士林带有燥性,也可刺激皮肤,如皮肤湿烂,疮口腐化已尽,敷贴应薄而且要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收燥。
5、熨风散《伤科选粹》
处方:羌活、防风、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3克,研成细末。
功用:温经祛寒,散风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样关节炎,因风寒湿所致者。
6)陈醋热敷: 此法我用过,并不理想,仅能缓解。
七、《护理和预防》
1、平时注意保暖,避寒,防受潮湿。
2、痊愈后,活动必须逐渐增加,可予以适当的医疗康复锻炼。
八、饮食注意
1、饮食宜清淡,定量、食易消化食物。
2、发作期不可食刺激性食物。
《注》仅供参考学习,自行配药请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