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乘脾有哪些穴道疗法?

(1)按摩疗法
[取穴]命门、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膈俞、太冲、行间。
[操作]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于一侧,用双手掌沿督脉路线从长强交替上推至命门,双手拇指沿足太阳经内侧线自骶尾部推按至背腰部;双手拇指重叠拨次廖,按压大肠俞,对揉、对按两侧脾俞、胃俞、肾俞穴,然后将双手立于两侧臀部向内上方捧拢,向上推颤。现加施斜擦两胁(以微热力度),轻揉两侧章门、期门及背部的肝俞、胆俞、膈俞,拇指点按太冲、行间等穴。
(2)指压疗法
[取穴]主穴:行间、阳陵泉、风池、百会;配穴:太冲、三阴交、太阳、内庭。
[操作]行间穴位:足晨阴肝经之“荥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间缝纹端。压法:切压法;
(3)针灸疗法
[取穴]胰、内分泌、肾上腺、缘中、三焦、肾、神门、心、肝、太冲、章门、隔俞、行间。
[操作]毫针轻刺激,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法。每次取单耳4~5穴,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019-12-2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12: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这样去擦的时候,你就会刺激到部位的几个关键的穴位,比如说有期门穴,日月穴。期门是肝的募穴,日月是胆的募穴。再加上在它的下面,还有一个脾经的穴位叫腹哀,腹哀就是胀满,哀就是让它衰落下去的意思。所以, 腹哀穴也在肋弓之上,这几个穴位组合在一起 ,你别管是不是能猜到准确...

  • [方义]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若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可加柴胡、枳壳、香附;若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黄芪、党参、扁豆;若久泻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脾虚甚者,见脘腹不舒,神疲乏力...

  • 1、体针法:(1)大肠湿热者取曲池、足三里,用泻法。发热加合谷、曲池;肝气乘脾者取期门、内关,用泻法。(2)取足三里、天枢、关元、中脘、肾俞、脾俞、大肠俞、上巨虚,每次取3-4穴交替施用。根据虚实之不同,施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或配合埋针治疗。2、耳针疗法:(1)取脾、胃、大肠、肝。

  • 此属因虚致郁,与单纯肝郁有别。 方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白芍、柴胡、茯苓、炙草、香附、陈皮。 (5)抑肝扶脾止痛 适用于肝气横逆,乘克脾土之泄泻。 症见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脘腹胀痛,痛则泄港,泻后痛减,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作,舌红苔黄,脉弦。 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犯脾,失其健运...

  • 肝气乘脾型:症状为胸胁胀满,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脾肾阳虚型:症状为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2 慢性肠炎穴位按摩 大肠俞 张开五指,用拇指指端用力点按大肠俞,其余四指抱住两侧腰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