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又兼肝气郁结,肠鸣泄泻,治宜疏肝健脾

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由此来看,脾胃可谓是生命之本,也是 健康 之本。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倘若脾胃生病,该怎么办?别着急!脾胃病治疗大法现在就介绍给大家!

脾的特性
恶湿喜燥,恶凉喜温,恶泄喜运,因此健脾就必须用温补脾阳、燥湿行气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陈皮、扁豆、大枣等,代表方剂有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胃的特性
恶燥喜润,恶热喜凉,恶积喜降,故和胃常用消导润燥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山楂、麦芽、谷芽、神曲、枳壳、莱菔子、芦根、天花粉、石膏、麦冬、粳米等,代表方剂有保和丸、玉女煎、益胃汤等。

如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 症见久咳气短,或咯血,痰白而多,食欲不振,便溏,形色憔悴,四肢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脾益肺,用四君子汤加麦冬、五味子、怀山药、扁豆等,收效甚佳。这种“培土生金”疗法,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都可酌情应用。
如脾胃气虚,营血生化不足, 导致心血亏虚,症见食少倦怠,面色萎黄,少气乏力,惊悸,少寐,健忘,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脉细数无力。治宜补脾养血,辅以安神。方取归脾汤之类,多能满意。这种治疗方法,对贫血、神经衰弱、某些器质性心脏病,都可酌情选用。
如脾胃虚弱,又兼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调,乘虚损伤脾胃 。如肝脾不调者,症见脘腹胀痛,两胁满闷,善太息,肠鸣泄泻,食少头晕,舌苔淡黄,脉虚弦。治宜疏肝健脾,方取逍遥散或痛泻要方之类;如肝胃不和者,症见胸胁胀满,胃脘作痛,嗳气吞酸,呕恶,苔薄黄,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方取柴平煎或左金丸之类。这种疗法,在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中酌情使用,多可取效。
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 ,形成肾水泛滥,症见下肢、面目浮肿,腰痛肢软,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腹胀满,舌苔白腻,脉细微或沉迟。治宜温阳健脾,化湿行水,方取实脾饮,脾肾同治,功效颇彰。这种疗法,常用于慢性肾炎,心脏病水肿,属于脾肾两虚者,疗效甚为满意。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确定了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很多调理脾胃的有效方药。金元时期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补脾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结合自己在战乱频作时期所积累的医疗经验,提出了“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 “肺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精辟论点。李氏还发展了《内经》脾胃升降学说,在其专著《脾胃论》中说:“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故在治疗上,他注重调理脾胃升降,尤其重视脾气之升发。明清医家在东垣脾胃学说的影响下,在临床治疗方面更有所发展,如叶天士提出,李氏偏于温补升脾,而略于滋阴降胃,明确指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并倡导“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之大法,使脾胃学说更为完善。本文仅就脾胃学说,对常见脾胃病的治疗大法略作论述。

2022-05-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57: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郁脾虚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属中医理论范畴,中医上又称肝脾不和,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的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也会运化失司,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调理得话首...

  •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大便溏薄与情绪有明显关联;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此外,还可能出现胁肋胀满疼痛、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等症状,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等次要症状。治疗方法上,研究采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为基...

  • 肝郁脾虚病症是由于情绪不顺,郁怒伤及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失调,横行于脾土之上;或是因为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损伤了脾脏,脾脏失去正常运行,导致湿气积聚,木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脏功能异常,会导致胸胁部位出现胀满和窜痛;通过太息,可以舒缓体内之气,缓解胀闷和疼痛;情绪低落与肝脏气郁...

  • 二、肝郁脾虚吃什么药 1、逍遥丸 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肝郁脾虚引起的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症。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添加栀子和牡丹皮,具有养血健脾、疏肝清热的功效,适用于肝郁过久导致的烦躁易怒、头痛目赤、倦怠食少、小腹胀痛等症。2、痛泻要...

  • “肝郁脾虚”指的是肝气疏泄不利郁结,进而影响脾胃、胃肠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因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脾胃不能运化,反过来又导致肝郁加重,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其主要表现有二方面:“肝郁”表现出心情压抑、焦虑、烦躁不安、胸胁胀痛等症;“脾虚”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