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中医治疗脾胃虚弱泄泻?

【中医治法】
[主治]健脾益胃,助运止泻。
[常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淮山药15克扁豆12克莲子肉12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3克桔梗3克甘草6克。
[方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症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腥秽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症见短气肛坠,时时欲便,解时快利,甚则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减当归,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加减]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干姜6克、肉桂3克,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脱肛者,可加黄芪15克、升麻9克、柴胡9克,以益气升提。
2020-01-0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3:04: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中医常见的调理脾胃虚弱方法 1. 中医有多种与脾胃相关的治法,如益气健脾、温中健脾、燥湿健脾等。常用的传统中医方剂有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这些方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

  • 总的来说,根据不同的脾胃问题,中医会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通过调整气血,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

  • 对于气虚型的脾胃虚弱,可以考虑使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的患者则适合附子理中丸。胃阴虚则成药选择较少,通常需要通过汤药来调理。如果饮食稍多或食用油腻食物后,大便次数会增多,伴有不消化的食物,大便时溏时稀,饮食减少,饭后胃部不适,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这些都是...

  • 1、清热祛湿法 脾气不能够将人体的水液完全运化,这样就导致了湿气聚集在体内。如果湿热严重了,自然也就会导致腹泻,并且这种腹泻的症状会比较严重,肛门始终处于灼烧痛感。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清热祛湿的方法来根治疾病,一般是选择黄根芩连汤来进行治疗。2、温中散寒法 温中散寒主要是对于脾胃虚弱,尤其...

  • 拉稀,中医称为泄泻,常见的原因包括脾胃虚弱、饮食不洁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服用一些中药进行治疗。黄连素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的作用。它对于湿热泄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腹泻、腹痛等症状。另一种中药是固肠止泻丸,它具有固肠止泻、调和脾胃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脾胃...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