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穴位有哪些?

1、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2、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3、风池穴:风池穴是人体的穴位,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4、膻中穴:膻中(dàn zhōng)穴 (RN17)是人体的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暖胀散而变化暖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息普通,故名。
5、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2021-04-21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7:59: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穴位,如天突穴、气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肋头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灵墟穴、神封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门穴、中府穴、周荣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

  • 具 置如下:头颈部位要害穴:百会、神庭、太阳穴、耳门穴、睛明穴、人中穴、哑门穴、风池穴、人迎穴。这些穴位被击中后,会导致头晕、脑胀、眼黑耳鸣、失哑、晕迷不醒等严重症状。胸腹部要害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鹰窗穴、乳中穴、乳根穴、...

  • 头部穴位分布于正、背、侧三面,包括头维、阳白、印堂、阳白、睛明、承泣等。腹部胸部穴位则包括天突、膻中、鸠尾、中脘、气海、关元、中极等。背部穴位则包括大椎、陶道、神道、至阳、命门等。上肢穴位有内关、外关、曲池、尺泽、合谷、中渚等,下肢穴位则有膝眼、梁丘、复溜、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 头部和颈部共有9个要害穴,如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被击中会脑晕倒地;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被击中后头昏、眼黑耳鸣;哑门穴位于头顶后正中线,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击中后会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胸腹部的14个要害穴包括膻中穴、鸠尾穴...

  • 9、人迎穴,位于喉结旁开1.5寸,足阳明胃经属,击中后气滞血淤、头晕。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1、膻中穴,位于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任脉属,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2、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任脉属,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