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艾灸哪几个穴位比较好?为什么?

夏至艾灸身柱穴调节神经
艾灸身柱穴的好处: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

2
夏至艾灸大椎穴增强免疫力
艾灸大椎穴的好处: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3
夏至艾灸中脘穴提升胃肠功能
艾灸中脘穴的好处: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

4
夏至艾灸关元穴有益心脏健康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

5
夏至艾灸气海穴通便利肠
艾灸气海穴的好处: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6
夏至艾灸神阙穴补元气
艾灸神阙穴的好处: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7
夏至艾灸足三里穴调理脾胃
艾灸足三里穴的好处: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2019-06-20
人体内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进行艾灸养生可以收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夏至艾灸的好处有哪些呢?夏至艾灸哪些穴位具有养生效果?
1
夏至艾灸身柱穴调节神经
身柱穴的位置: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艾灸身柱穴的好处: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
2
夏至艾灸大椎穴增强免疫力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艾灸大椎穴的好处: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3
夏至艾灸中脘穴提升胃肠功能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艾灸中脘穴的好处: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
4
夏至艾灸关元穴有益心脏健康
关元穴的位置: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2019-06-20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57: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至艾灸以下七个部位是比较好的:身柱穴: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中脘穴:能增强胃的蠕动,促进幽门开放,提高空肠黏膜皱襞深度,增强肠动力,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关元穴:能培肾固...

  • 4 夏至艾灸关元穴有益心脏健康 关元穴的位置: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艾灸关元穴的好处: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

  • 夏至艾灸可快速驱除体内寒湿,补充人体元气,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 艾灸选择的时间:酉时;每个穴位艾灸20-30分钟。 注意事项: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施灸前请喝淡盐温开水。防止在施灸过程中汗流过多,而引起虚脱。灸完后闭上眼睛静休15...

  • 而夏至节气灸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人体经气,防病治病的好方法。夏至节气灸穴位推荐 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效。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

  • 脾胃虚弱时,应灸中脘穴。在“毒五月”里,脾胃虚弱十分常见。夏至前后阳气旺盛,体表气血运行较多,体内脏腑的阳气反而变虚,尤其是脾胃容易受寒湿之气侵袭。中脘穴是人体任脉上的经穴,也是八会穴的腑会穴,艾灸此穴位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理脾胃、健脾和胃。精元损耗时,应灸太溪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