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怎么办,吃什么补气血?

补气血吃“三宝”
山药。其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广为赞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
清末最有名的大医家张锡纯对此药更是推崇备至,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其言:“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山药品种较多,河南怀庆府的品质最好。所以通常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通常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薏米。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性微凉,如果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的。
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
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
近代医家曾有报导,用两药各50克,每日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
芡实。清代医家陈士择说得最好:“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若能与山药同舟共济,那补益的效果就更佳了。
有人长期腹泄,下利清谷;有人遗精滑脱,其势难禁;有人夜尿频多,无法安睡;这时,您就会发现芡实的神奇了。
山药、薏米、芡实是同气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
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去湿浊见长。
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有人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2024-01-13
mcxzy 阅读 6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2:00: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八珍汤包括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具有气血同补的作用。2、当归黄芪汤,只有当归、黄芪两味中药,补气血的作用也相当好。3、四物汤,即当归、芍药、熟地、川芎,具有行气补血的作用。建议平时也可适当结合一些食材进行调养,如多吃鸡肉、牛肉、扁豆、龙眼干...

  • 气血不足可以通过食用补气血的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和中药来调理。补气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能心急,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进行调理,如红枣、阿胶、山药、黑米、糯米枸杞等。可以选择煲汤或者是煮粥的方式。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来进行补充,可以吃些复方阿胶胶,还有补血的颗...

  • 1. 红枣:被誉为补气养血的圣品,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营养成分,适合熬粥或煲汤食用。2. 桂圆:无论是新鲜桂圆还是干品,都有补脾摄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和健忘。3. 阿胶:阿胶能治疗血虚引起的多种病症,并有助于滋润皮肤。4. 红豆:红豆含有丰富营养,有活血排脓、清热...

  • 芝麻也是补气血的佳品,分为黑、白两种。食用白芝麻为佳,而黑芝麻则具有更好的补益效果。芝麻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可以作为油料使用。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评价说:“八谷之中,唯此为良。”然而,整粒吃芝麻的方式并不科学,因为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只有将其碾碎,其中的营养素才能被人体吸收...

  • 首先,红糖是调节女性体虚、补充气血的佳品,尤其是手工红糖效果更佳。此外,炖鸡汤如党参炖乌鸡汤、生姜羊肉汤、黄芪炖乌鸡,都是提升气血的佳肴,加入大枣更是锦上添花。山药富含微量元素,能调理脾胃;莲子、当归、枸杞等食物则富含维生素B12、铁叶酸等,同样具有补充气血的功效。除了食疗,中成药调理也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