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艾灸肺俞、风门等穴位,感冒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分为风寒和风热两个类型,艾灸实际上对风寒感冒效果最好。风寒感冒经常见于畏寒、怕冷,得温则减,以及肢冷、鼻流清涕等症状,流的是清色鼻涕,舌质淡、苔白,脉紧悬,这种情况就可判定患者是风寒型感冒。得了风寒感冒之后用艾灸首先要温经,即提升阳气,最常用的腧穴,如大椎穴,可提升阳气,同时可以艾灸肺俞、风门。风寒束表集中在背部的表现为项背发僵、发硬,肺俞、大椎、风门是最常用艾灸治疗风寒感冒的腧穴,可以治疗感冒后咳嗽,以及缓解上述症状。拓展资料:一、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二、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三、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2022-01-06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感冒了艾灸的位置:风门穴、大椎穴和肺俞穴。1. 风门穴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的位置。感冒时,艾灸风门穴能够祛风散寒,对于缓解由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2.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艾灸此穴位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免疫力,对于感冒的康...
如果为风热感冒,选取的穴位为风池、曲池、合谷、大椎,也可以配合汤药银翘散加减或者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进行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治疗。当然还有暑湿感冒,可以选取外关、中脘、足三里、合谷和大椎进行艾灸治疗,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配合藿香正气水,进行清暑、祛湿、解表治疗。
2、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头颅后面大筋的两旁和耳垂平行,属于人体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可以有效的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偏头痛或者头晕等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也可以治疗患者的感冒,改善耳鸣或者视力模糊等。3、合谷穴:合谷穴通常是指合谷,位于虎口的位置,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风解表和清热开窍...
风寒感冒时一般取穴为,大椎穴、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关外穴,在这些穴位上灸10分钟,同时多喝温开水。可以配合用生姜、葱白、红糖,水煎服代茶饮,具有辛温解表发汗的功效,能够提高艾灸的治疗效率。但是,暑湿感冒和风热感冒不适用于艾灸,否则会加重病情。风寒感冒时,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具有...
1.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的穴位,艾灸此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治疗感冒等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对于风寒感冒症状如恶寒、发热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宽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调理脾胃功能,有助于祛除体内寒气,缓解感冒症状。3....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感冒艾灸的方法 23次阅读
- 人体穴位艾灸养生 35次阅读
-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16次阅读
- 屋医穴痛是什么原因 89次阅读
- 感冒了能做艾灸吗? 96次阅读
- 感冒可以艾灸吗?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10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