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吃加味逍遥丸好,还是吃逍遥丸好?

你好:脾胃湿热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所出现的以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等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据我所知加味逍遥丸的功效是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而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不论加味逍遥丸还是逍遥丸都不能调理脾胃湿热证。2019-02-06
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这两种药对于治疗脾胃湿热都不太对症。脾胃湿热证很复杂,临床表现不一而终,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9-06-12
1.湿热并重
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黄滑者,治疗原则清热与燥湿并行,宜辛开清解法,可用王氏连朴饮。方药: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和胃止呕之功。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2.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3.本虚标实
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2019-04-0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2:49: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加味逍遥丸中有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有丹皮、栀子清热,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整个方子主要着重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之症,如果你平时有一生气就不想吃饭、常常叹气的症状,这比较对症,效果肯定好。如果单单是脾胃湿热,不适合。因为还需要具体辩证,成药不是适合每个人的,需要你亲自去看中医,给你开出...

  • 不可以,加味逍遥丸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丹皮和栀子,是治疗肝郁而热的病症,你经常拉肚子可能有脾虚的因素,用栀子一方面具有寒凉之性、一方面又能润下,所以会加重便溏。无论是湿热的下利或是寒湿的下利,栀子都是临床上不能用的。你是肝气郁滞、脾虚血虚,可能还有经络不通的因素,中成药的话直接服...

  • 逍遥丸不太适合。肝火降下去后可以再治疗虚寒。当然可以服用汤药,两者都可以兼顾。

  • 虚火: 肺阴不足:可以使用百合固金丸、沙参麦冬汤或益肺丸等滋养肺阴,补肺润肺。 肝肾阴虚:推荐加味逍遥丸、知柏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等,以滋补肾阴,补肝血,疏肝养脾。实火: 肝胆火旺:适合使用龙胆泻肝丸,有助于平息肝胆火旺导致的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 脾胃湿热:可选用葛根芩连汤或...

  • 宜先健脾后调肾,否则会进一步加大上火的感觉。建议:一、对症用药:1、龙胆泻肝丸(7天左右)与香砂养胃丸(此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时,如果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服小建中颗粒,可多服用些时日)同服。每晚服用一次越菊保和丸。2、玉屏风散、加味逍遥丸(可先服用7天左右)、锡类散(喉咙发炎或口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