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地汤的功效与禁忌

  生熟地汤的功效   1、可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生地汤性寒,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着名的补肾良药。
  2、益气血、强筋骨。
  生地制成熟地汤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牛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
  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如果你喝这道生地熟地一起煲的汤,一边在为你凉血去痘热,一边在为你补血,同时配合性平的牛肉,确实是不上火的。但我觉得你想效果更好的话,可以用生地,看你的体质了,如果是热性体质,大可不用放熟地。(生地和蟹同煲热性体质清火最佳) 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煲生地汤的时候放十几粒花生下去,这样子生地既不会伤到脾胃,花生有兼能有健脾胃,清肺火的功效!
  3、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肾养肝。
  熟地汤性味甘,微温,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蒸熟后的名字。地黄中含有甘露醇、B一谷固醇、梓醇、豆固醇、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葡萄糖、蔗糖、精氨酸、γ一丁氨酸、维生素A、铁等成分。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肾养肝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腰膝酸痛、遗精盗汗、头晕心悸、失眠、眼花、脱发、肺结核、糖尿病等症。
  熟地的食用禁忌   1、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2、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3、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4、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熟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虽然熟地黄营养丰富,但因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熟地的副作用   熟地是有副作用的,在服药期间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疲乏,面部瘙痒,心理发慌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一些人吃了之后会觉得胃难受。如果出现这些身体状况的话最好及时看一下医生。
  熟地自身成分中含有一些对身体具有过敏反应的物质。因其用酒制,偶有病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熟地属于比较油腻,如吃的过量或平时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以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不好的,就不要使用了,不然会胃部不适的。
2022-07-14
mcxzy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52: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功效作用 1、滋阴补肾,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而熟地具有补益精血的作用。生地,熟地结合起来使用,具有滋阴补肾,补益经血效果,对于气血不足所导致的肾阴虚等,可以起到较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2、增强免疫力,经过中医论证,常使用熟地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不错的强身健体之...

  • 1. 滋阴补肾 生地黄与熟地黄搭配,能够有效地滋阴补肾。生地黄性寒,擅长滋养肾阴,而熟地黄经过蒸制,药性微温,更擅长补充精血。这种阴阳并补的组合,对于改善和治疗因肾阴虚引起的诸多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具有显著的效果。2. 增强免疫力 中医认为,熟地黄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人体抵御疾...

  • 一、滋阴补肾 生地和熟地都具有补肾的功效,其中熟地是经过炮制的地黄,其药效更加温和,更擅长滋补肝肾之阴。煲汤时二者结合,能够增强滋阴补肾的效果,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二、清热解毒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热病引起的口渴、喉咙肿痛等症状具有...

  • 1. 生地和熟地都是中药材,常用于煲汤以增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2. 生地主要功效为滋阴,适用于阴虚火旺、头晕目眩等症状。3. 熟地则主要用于补血,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等症状。4. 将生地和熟地一起煲汤,可以达到滋阴补血的双重功效,对身体健康有诸多益处。5. 在煲汤时,建议将生地...

  • 1、功效:生地具有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的功效。2、禁忌: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不宜服用;忌与萝卜、葱白、韭菜、薤白同食。3、生地黄,也称生地,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后,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内部变黑,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