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穴位可以养肝

肝腧穴: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腧穴。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可治疗胆腑病症,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所以养肝护肝可按摩阳陵泉穴。
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具有调补肝肾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大敦穴。
行间穴: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肝经俞穴,亦可调理肝气,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行间穴。
除此以外,具有养肝护肝作用的穴位还有期门、内关、太溪、鱼际等。穴位按摩只是养肝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食疗茶疗一起调理。特别对于有肝病的人来说,茶疗是最佳的养肝护肝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调理,缓解肝病的恶化。关于养肝护肝的方法,我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的网址,你可以去多了解一下2011-03-29
1.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春季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
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2.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3.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4.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治疗胆腑病症,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的要穴。
5.期门:位于两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为肝经募穴,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疑难病症,所以春季养肝护肝大可经常按摩此穴。
除此之外,春季养肝护肝还可经常按摩太溪、行间、鱼际等穴位。2011-03-28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养肝的动作。 我们都知道肝是身体的解毒器官,肝一旦出现问题,毒素会四处扩散,浮现在皮肤的表面,比如出现肝掌。对人的身体不利,所以养肝护肝非常重要。 那么今天要做的养肝动作就是按揉风市穴,它有运化水湿,疏通肝经的作用。
2020-10-04

2021-03-28
mcxzy 阅读 48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27: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通过按摩太溪穴,可以调动肾脏的功能,更好地滋养肝脏。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泻去心火。春天肝火旺...

  • 1. 太冲穴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凹陷处。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舒缓肝脏不适。2. 按摩方法:按摩时,以感到舒适的力量,缓缓揉按该穴位,使其产生酸胀感,持续按摩几分钟后放开,然后再重复操作。每天按摩数次,有助于改善肝的循环和代谢功能。3. 穴位与肝的关系:中医...

  • 1.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2.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

  • 1、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如上图所示),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穴位,手法同前。2、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如上图所示)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

  • 4. 肝俞穴是肝脏的背俞穴,是肝脏元气汇聚在身体背部形成的“池”。按摩肝俞穴,结合太冲穴,可以补肝阴,遵循中医“俞、元穴结合”的原则。5. 太溪穴是肾的原点,也是储存肾元气的仓库。养肝需养阴,通过太溪穴调动肾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养水含木”。6. 风池穴和太阳穴是头部的“撒气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