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 承山针刺图解

1 承山针刺方法 取穴法:伏位,小腿后面正中线。腓肠肌肌腹最突点 下缘。
简易取法: 1.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是本穴。
2.直立,足尖着地,足跟用力上提,小腿后正中,肌肉紧张而出现“人”字形,“人”字尖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小腿曲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深1-2.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感,有时扩散至腘窝;深刺时,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

2 承山穴穴位解剖 1.皮肤: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小隐静脉。
3.腓肠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第2骶神经。
4.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深面,并与之合成小腿三头肌,其神经支配同腓肠肌。
5.胫神经:正当穴位深处,若刺中有触电感放射足底。

3 针刺承山的作用主治 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通调腑气,凉血止血,和肠疗痔,消肿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腰背疼痛,腿痛转筋,膝下肿,足跟痛,便秘,痔疮,脚气,小儿惊厥。

4 承山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止血,为治疗便血要穴。配长强,三阴交,上巨虚,内庭,针刺泻法,治疗大肠热盛,热伤血络之便血。
2.配风门,少商,迎香,合谷,针刺泻法,清热凉血止血,治疗肺热鼻衄。
3.配次髎,长强,二白,太白,会阳,大肠俞,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散瘀,治疗湿热下注大肠之痔疮及肛门裂、
4.配上巨虚,合谷,天枢,腹结,大肠俞,秩边,针刺泻法,清热理气,通调肠腑,治疗热结肠腑之腹痛拒按,便秘。
5.配百会,二白,长强,针刺泻法,百会加灸,补气举陷,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
6.配委中,昆仑,腰阳关,肾俞,腰部夹脊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健腰脊,治疗各种腰背脊痛。
7.配委中,承筋,阳陵泉,足三里,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解痉,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腿痛转筋。
8.配条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不通之肩凝症。
9.配委中,太溪,昆仑,阳陵泉,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下肢痹痛。
10.配昆仑,太溪,三阴交,丘墟,针刺补法,填精补肾通络,治疗精血不足,经脉失养之足跟痛,足下垂。
11.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祛风除湿,治疗风湿脚气。

2022-12-2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0:26: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针刺承山注意事项 1.承山忌重刺激,以防伤及神经,本穴深部为胫神经,如手法过重刺伤神经,可沿胫神经分布路线出现灼痛,麻木, 运动障碍等。2.忌提插刺激过大,本穴穴下有胫后动,静脉,故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动脉,造成血肿。

  • 承山: 在腓肠肌肌腹下,伸足可见“人”字纹,直刺8分~1寸,针刺后抬举上肢活动肩背,留针期间同样要求活动。 肾关: 在阴陵泉穴下1.5寸,胫骨内侧,针深1.5~2寸,针刺后抬举上肢,活动肩背。 委中: 俯卧或站立取穴,直刺1.5寸,提插捻转后活动肩背,可点刺放血。双侧委中一周内可重...

  • (1)针刺法: 直刺1-2寸。(2)按摩法:按压该穴时用拇指,使指关节呈直角效果最好,按压时间2分钟即可。漏谷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足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该穴时用拇指指腹大面积接触穴位,作大范围的环形按揉2分钟。

  • 承山—三阴交伍用,治疗睾丸肿痛(类似急性睾丸炎)、肛门肿痛弯燃销诸症,适用于湿热带下之患者,针刺时采用泻法,只针不灸,承山穴可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消肿止痛之功效显著,因其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经别经由肛门而过。

  • 【答案】:一、承山 1.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与昆仑之间中点。(3分)2.主治(2分,正确回答1项,满分)(1)腰腿拘急、疼痛;(2)痔疾,便秘。二、风池 1.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2分)2.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