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来,指脉开始跳动时,是心脏收缩期带来的表现 。脉去是跳动结束时,心脏舒张期带来的表现。2020-12-02
中医脉诊中脉来脉去是怎样解释?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肾虚最简单的判断是在尺处的脉十分虚浮。中医中脉法是十分重要的诊疗手段,古时候把脉的部位曾有许多种,如跗阳脉、人迎脉以及现在最常用的寸口脉等,但后来为了简化脉法,一般只取寸口脉,也就是现在的手腕处把脉的方法。寸口脉分为三处,分别为寸、关、尺,其中尺脉诊的是肾脏及命门。中医理论中,...
《脉经》还确立了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
《岐轩脉法》这本书融合了古代名医的临床脉诊经验,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完善了脉诊方法,旨在实现脉证药(包括针、推拿等)的高度统一。该书结构清晰,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实用价值。在脉理篇中,本书深入剖析了脉诊中的六个常见误区,并结合《内经》中的...
管玉衡的理论体系不仅强调脉象的临床应用,还注重脉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对中医脉诊的理论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提出的诊断方法,至今仍被中医临床医生广泛采用。《诊脉三十二辨》作为中医古籍中脉学著作的重要代表,不仅体现了清朝医学水平,也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其平装装帧,简洁...
“寸口”,即寸口脉“不应”,注家多作脉微弱解。张介宾谓:“不应者,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张隐庵亦谓:“不应者,脉微而不应于诊。”此句随文解释,意即凡属北政之年其年支如逢逢酉,属于少阴君火在泉者,其两手寸口脉象较正常明显偏弱。 (5)厥阴在泉,则右不应 “厥阴在泉”,即当年在泉之气...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痰湿体质,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应该怎么调理? 42次阅读
- 我体内湿气重,脾虚,气血不足有没有好的去湿茶? 63次阅读
- 气血亏虚导致滋养不足 脾虚引起湿气重 怎么调理呢 38次阅读
- 黄芪,人参片,红枣,枸杞,麦冬能一起泡水喝吗 40次阅读
- 人参、黄芪、红枣、生姜一起泡水喝好吗 46次阅读
- 气血亏虚 是怎么回事? 1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