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湿热瘀阻证选用的方剂是

【答案】:C
痛经之湿热瘀阻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带下量多,色黄质黏有臭味,或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蒲公英、薏苡仁。2023-04-1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2:51: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气滞血瘀用常用的中药:香附、乌药、枳壳、当归、川穹、桃仁、红花、赤勺、延胡索、五灵脂、丹皮、甘草。2.寒凝血瘀:肉桂、干姜、小茴香、当归、川穹、赤勺、五灵脂、蒲黄、没药、延胡索。3.湿热瘀阻症:黄连、丹皮、生地、白芍、当归、川穹、桃仁、红花、延胡素、莪术、香附。4.气血虚弱:人参,黄...

  • 清热调血汤在妇科中可治疗痛经湿热瘀阻证,由牡丹皮、黄连、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元胡、莪术、香附组成,不包含黄柏(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方歌:清热凉血黄连丹,归芍芎地桃红参,延胡莪术香附入,清热除湿止痛安。

  • 【答案】:C 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热瘀阻证证候: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方药: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加减。

  • 主方: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加减:痛甚而厥,证见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为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于方中加附子、细辛,温壮阳气而运血行。3.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低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带下黄...

  • 一、[通治方]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二、[辨证方]1、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