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好胃口!3穴位助开胃健脾

每个人都曾有过什么都吃不下、没有胃口的经验,通常原因可能是受天气炎热、心情郁闷、过于焦虑紧张等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下降,而中医理论上,脾有转化食物、帮助消化吸收的功能,因此一旦脾气虚弱,就容易出现食欲下降的状况。借由按压身上有助健脾的穴位,能达到改善食欲不振的效果。

压力大或天气热容易胃口不好,这时候按压一些简单的穴位,能帮助 *** 食欲、胃口变好。
1.梁丘穴
梁丘穴是胃经的却穴,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却」有空隙的意思,却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经常用来治疗急性病如急性肠胃炎、胃痉挛、腹泻等;久坐造成的膝盖酸痛也能透过梁丘穴获得缓解。可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穴,每次压20秒,休息几秒后再继续,重复数次。

梁丘穴(摄影/黄志文)
位置:位于膝盖外上缘直上2寸,当伸直下腿则出现一个凹陷处。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有和胃健胃、通肠导滞的作用,对于脾胃病症如胃痛、呕吐、肠鸣、便秘等均有疗效,古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 *** 时可采按揉、上下推法,正坐、左脚平放置椅上,左手轻轻握拳以食指第2指节关节,按揉穴道,并上下推之,每日早、晚各1次。

足三里穴(摄影/黄志文)
位置:此穴位于小腿外侧凹陷区,膝盖直下三寸处,可屈膝或平卧取穴。
3. 中脘穴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主要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吞酸、呕吐、脾胃虚弱等。感到胃部不适时,可以按压此穴3~5秒,休息3秒。反腹5~10次即可缓解。

中脘穴(摄影/黄志文)
位置: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上4寸(1手掌宽)。
2022-11-06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08: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小米香菇粥 将小米、香菇各50克备用,鸡内金5克。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倒入小米和香菇煮成粥,待七分熟时再加入鸡内金,一起煮至香菇熟烂,分多次来饮用。此粥具有健用和胃和消食化积的功效,鸡内金能帮助消化,香菇是具有健脾胃和助消食的用用,常食可以预防小儿消化不良的不适。3、小米山药粥 ...

  • 3. 养胃护脾靠莲子 莲子甘甜清香,性平味甘,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莲子粥、莲子羹,既能补脾胃,又能安神助眠,还能改善食欲不振的问题。4. 益气健脾红枣胜 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红枣粥、红枣糕,不仅香甜可口,还能补气健脾,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5. 补中益气党...

  • 他说,我从多种“增肥药”的配方上看到,主要就是党参、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等中药,从中医学看,这些配方根本就是健脾开胃药,如果将此说成能增肥长胖简直是一派胡言。内分泌主治医师刘先生对此也有看法,他说,影响人体消瘦的原因有多种,有些甚至是遗传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现在的“增肥药”实际是健脾开胃...

  • 可使用麦芽、神曲、山楂、砂仁等中药开胃健脾,再配合枳实、陈皮等帮助理气健脾,若有胀气的情形增加莱菔子、木香、香附、厚朴消除胀气。2.口干多饮、皮肤干燥型这类孩子通常口干、喝水多,但不爱吃饭,舌苔多见光红,舌质偏红,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治法以养胃育阴为目标,可用白芍、乌梅、沙参、玉竹、天花粉、...

  • 绞股蓝茶具有健脾胃、瘦身胖、活化人体正常细胞,解委顿,有催眠、平静、抗紧急作用,治疗偏头疼,具有消炎、抗胃溃疡与肿疡的功能与作用。青皮10克,绞股蓝6克。将青皮、绞股蓝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共研为粗末,装入滤纸袋中,封口挂线,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频频饮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