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烧后损伤脾胃、津液:生病后如何正确调理方法

进入夏季,流行病高发,很多孩子中招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反复高烧。孩子退烧后容易变得特别爱出汗,胃口也不好,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孩子快速恢复元气呢?很多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

中医讲,发烧是体内正邪相争的表现;这个过程需要损耗大量能量,耗伤阳气也耗伤阴气。
尤其是持续反复高烧,家长一定要警惕:一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避免出现的高烧后引起的重症;二是反复高热会损伤元气,让孩子变得虚弱,所以退烧后的调理非常重要。

退烧后,家长总是想要给孩子吃好的补身体,但若孩子没有真正的恢复就进补,外邪没有并没有被完全驱赶干净就立即进补,反而容易导致邪气留存在体内,适得其反。

所以在孩子退烧进补前,首先要会判断病是不是彻底好了,如何让判断孩子病是不是彻底好了呢?
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症状、体征消除3天以上,且没有反复。 什么是症状、体征?简单说就是生病的表现,比如发烧、咳嗽、流鼻涕、咽喉红肿等等。
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孩子没有明显的想睡觉、无精打采的表现。
胃口恢复正常。 胃口好是脾胃状态恢复的重要表现。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孩子能量的来源。脾胃恢复了,营养才能被消化吸收,才有补营养的基础。如果孩子退烧后还是胃口不大,不想吃饭,那说明病还没好彻底,此时还不是适合调补。

当满足上面三点之后,就算是病愈了,这时候家长可以按下面的2个方面帮孩子准备饮食。
1、少吃煎炸食品
病好后明显盗汗的孩子要忌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
2、 饮食要清淡
孩子病好之后的前3天,还是不能着急进补。饮食要清淡,以好消化的素食为主。哪怕孩子胃口很好,饮食仍要控制,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给虚弱受损的脾胃恢复的时间。
3、补脾胃之虚
清淡饮食3天后,孩子的脾胃基本恢复了,此时的精神、睡眠、胃口状态都很好,才开始考虑调补。

首先就是要补脾胃之虚。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上加入 芡实、莲子、白术、陈皮、五指毛桃、山药、太子参、红枣 等补脾健脾的食材;或者在孩子消化好时,每周喝1~2次健脾补脾的食疗汤水。
4、养阴生津
发烧过程中,特别是反复高烧时,大量的体液被蒸发,导致孩子的津液亏损。伤了津液,就会伤阴,从而影响阳气的生成,所以病后孩子就往往显得很“虚”。孩子退烧后,除了要注意补脾胃之虚,还要 养阴生津 。

补津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所以烧退后让孩子少量、多次服用温开水;喝稀粥、食疗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补充津液,又能够温中益气;也可以给孩子吃些煮苹果、蒸梨,做一些水果糖水也可以。

推荐一道玉竹红枣粥,可以在早餐时做给孩子吃,也可以作为午餐晚餐的主食。每周喝1~2次。
蚕豆病可用
如果孩子病程中连续几天高烧39 以上,那么就可以用高热复元方来生津滋阴、调理脾气。
蚕豆病可用。

医生:许尤佳,广东省中医院大儿科主任,@儿济 健康 ,帮宝妈和孩子 健康 成长。
欢迎各位家长向我提问 育儿 、成长、 健康 的各种问题,我会认真解答。
2022-06-08
mcxzy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36: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说来还是孩子脾胃不好导致的,所以最好是给孩子健脾,这样津液不足,多是脾胃热伤,造成津液匮乏,常需补脾胃,补肺。可以食疗1周吃上几次,山药莲子(去芯)百合冰糖熬粥,不好脾胃,有了津液,上呼吸道就可以少发炎了,没有炎症就不会发烧,不发烧就不会抽风。

  • 补充津液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和合理生活习惯。如饮用甘草陈皮梅子汤,可健脾消食、祛湿、滋阴养血,适合体内有积食、湿气的人,运动后可补充津液。乌梅三豆饮则适合阴虚体质、肝火旺的孩子,运动后可适量饮用,以补充津液、清虚火、清肝火、护脾胃。此外,运动后避免食用油炸、干燥食物,以及冷饮,最简单的方...

  • 经常性不规律饮食会加重脾胃负担,脾胃为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可直接导致津液损伤。因此,平时应多喝温水,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 腹泻或便秘:脾气不足会影响津液输送至大肠,导致便秘或进食后即刻排便,伴随吸收不良和营养障碍。体质差、易生病:脾胃不好的宝宝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减弱,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等。发育不良:由于营养不足,宝宝相对于同龄孩子身高较矮。消化不良:饭后宝宝易出现腹胀,呕吐或大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

  • 其病变的根源在脾胃,所以儿科鼻祖 “钱乙” 有“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也 ”(疳积属于脾胃病,损伤了津液气血)的论述。疳证又称疳积,是虚实并见的夹杂症候,所以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以及“疳之为病,皆虚使然”,所以说积食是疳积的前兆,长期的慢性积食消耗脾和六腑的津液,...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