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趾外侧是什么经络

1、大脚趾外侧是足厥阴肝经,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2、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更多关于大脚趾外侧是什么经络,进入:查看更多内容2022-09-20
mcxzy 阅读 115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09: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脚趾外侧,该经一侧共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相加则为28穴。当这条经络发生病变时,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腰痛、无法俯仰自如、胸胁部感到胀满不适、少腹疼痛、疝气以及巅顶痛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等症状。经脉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重要概...

  • 大脚趾外侧是足厥阴肝经,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

  • 1. 足大拇指内侧的井穴名为隐白,属于足太阴脾经。2. 足大拇指外侧的井穴名为大敦,属于足厥阴肝经。3. 中医理论中,大脚趾连接着脾经和肝经,这两条经脉在脚趾上交汇。4. 从西方医学的视角,脚趾的神经与大脑相联系,大脑通过神经信号控制脚趾的运动。5. 全息理论指出,大脚趾与人头部相对应,大...

  • 足大拇指内侧为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外侧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连接大脚趾的经脉包括脾经和肝经。从西方医学的角度来看,脚趾上的神经与大脑相连,大脑发出信号来指导脚趾的运动。从全息的角度来看,大脚趾对应于一个人的头部,并且大脚趾的形状变化也可以反映出头部的一些疾病,...

  • 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脚趾外侧,包含14个穴位(两侧共28穴)。肝经异常时,可能出现腰痛、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路径。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正经共有十二条,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道路。奇经共有八条,包括督、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