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体质的穴位调理

一、血瘀体质

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睛常有红丝,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粗糙;容易烦躁,记忆力差,健忘,性情急躁。易出现瘀斑,肤色、喉咙干、口唇黯淡,舌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莫名疼痛;无缘无故淤青;容易脱发;易生斑,面色晦暗,口唇发暗,眼睛有红血丝,舌头上有长期不消的瘀点。

二、穴位调理

1.调理体质的穴位

足三里、血海、合谷、曲池、三阴交和太冲。

2.操作方法

按揉、按捏、按压、艾灸、针灸。

3.穴位图

三、综合调理

1.足三里穴在胃经上,刺激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补中益气、止泻、止痛、安神、促进食欲、祛除风湿;

2.三阴交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3.太冲穴

(1)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燥湿生风、消除肝脏郁结。

(2)按摩: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4.血海

(1)血海穴: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

(2)按摩:直接按揉就可以了,每侧三分钟,力量不要太大,能感觉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每天9-11点,刺激血海穴最好,21-23点再进行艾灸。

5.合谷

(1)合谷穴:几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这一个穴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治疗。

(2)按摩: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早中晚各3次。多按效果更佳。或是以木制或牛角制按摩棒按摩效果亦佳。

6.曲池

(1)曲池穴:疏风清热 调和营卫、 清热和营,理气和胃,降逆活络,

(2)按摩:用一手轻握另一手肘下,弯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穴位,每次按压,先左手后右手,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3分钟。

(3)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肘痛、上肢痹痛等。

(4)刮痧: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曲池穴3~5分钟,可缓解治疗便秘、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等。

在调理以上穴位时,可以沿着所在经络找“痛”点,一并按揉、按捏、按压、艾灸或针灸。2022-06-27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0 02:54: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味重要穴位。通过刺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瘀状况,效果显著。委中穴还具备排毒功能,常按摩有助于经络通畅,如同疏通堵塞的排水管,为血液流动提供充足空间。对于血瘀体质的女性而言,在月经前后,可以通过在血海与委中处刺血来进一步调理。若血瘀症状严重,刺出的血可能为暗红色甚...

  • 1 按摩调理 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在足内踝,位于脚腕鼓起来的骨头上,紧贴这个骨头向上相聚四个手指头的地方便是三阴交。操作手法:用中指指端按揉该穴位,保持1~3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宜。功效: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按摩该穴位可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体质,尤其是女性血瘀体质。...

  • 最后,在穴位方面,血瘀体质的人可以自行按摩气海、膈腧、血海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气海穴位于下腹中、肚脐中下1.5寸处;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处;膈腧穴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总的来说,血瘀体质的调理需要综合膳食、运动、环境起居和穴位按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改善。通...

  • 如果是改善瘀血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隔俞、肝俞、太冲、三阴交、委中、曲池。它们的作用有点类似于当归、益母草、田七、山楂等。除了刮痧、放血,其他方法均可考虑。刮痧、放血应该由针灸医生决定实施与否。如果妇科月经方面经常有问题,常用的穴位有太冲、五枢、维道、血海、三阴交、合谷。如果有心胸肝胆...

  • 针对瘀血体质的调理方法包括:饮用玫瑰花茶,它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桃红四物汤,由四物汤加入桃仁和红花而成,有助于养血活血;三七西洋参粉,三七粉和西洋参粉搭配使用,三七能止血又能化瘀,西洋参补气养阴;食物方面,可多食山楂、韭菜、大蒜、桂皮、黑木耳、莲藕等;中药可考虑使用三七、...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