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里的脾虚有什么症状,会引起什么疾病?

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2019-03-1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00: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脾气虚弱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和大便不成形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无法有效地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其次,脾气虚弱的人常常感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支持。此外,脾气虚弱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人...

  • 脾虚的七大特征1. 舌苔变化:脾虚患者常表现为舌苔厚重,颜色白而舌边带有紫色,舌面可能出现裂纹。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或红色,而脾虚者的舌头可能出现锯齿状边缘,这在中医学中称为齿痕舌,是脾虚的一个明显信号。2. 手脚冰冷:脾虚的人往往感到手脚冰凉,这是因为脾虚导致身体虚弱,影响气血生成,从...

  • 脾虚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面部黄色暗淡、大便溏泄,甚至完谷不化,即食物无法完全消化,排出时仍能见到未消化的谷物残渣。治疗脾虚应遵循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即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仅仅依赖网络问诊。因为中医治疗需要精确的辨证...

  • 首先,脾虚可能导致唾液分泌过多,表现为睡觉时枕巾湿了,或者趴着休息时桌子上湿了一大片。这是因为脾无法有效吸收唾液,导致口水无法吞咽。其次,通过观察舌体和舌苔,可以发现脾虚的一些特征。舌体异常大,边缘甚至会有牙齿的痕迹,这是脾虚的一个明显标志。舌苔通常表现为白色,有时还会伴有消化不良的...

  • 脾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脾脏功能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相应症状。脾虚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等。这种状况通常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食用生冷或损伤脾胃的食物会导致脾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和精神状态。脾虚是否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是的,脾虚确实...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