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湿热有哪些病症

“大肠湿热”常见腹痛、泻泄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治法清热利湿,方如葛根荃连汤⑩加减;或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
  “大肠津亏”多见大便干燥秘结,甚则如羊屎,难以解出,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时亦见头晕、口臭等症状。治法润肠通便,方如增液汤⑩加减(玄参、生地、麦冬);麻子仁丸⑩(麻子仁、杏仁、芍药、权实、厚朴、大黄);药物可首选当归、生地、麻子仁、桃仁、杏仁、蜂蜜、阿胶等;食品可选用梨、菱、柿子、甘蔗、牛乳、猪肉油、笋、觅菜等。
  病例:  庞xx,男62岁。原患喉癌,行钴双侧预部切线垂直照射,治疗一周左右,出现口干
,口咽粘膜充血,溃疡,咽痛,吞咽呛咳,只能进半流饮食,大便秘结,舌质红干无苔,脉数。治疗增液汤加黄连6克、黄荃9克、黄柏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服三剂后上述症状好转,连服6剂后症状消失.后一面进行放疗,一面配合中药,直至放射治疗结束。
  注:增液汤的药物组成有生地12克、元参18克、麦冬15克。2019-12-07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对於肺热血热型,可以用具有清泄肺胃热的枇杷叶,配合枇杷果、生薏米煲粥作食疗;或用枇杷叶、菊花、生石膏煮粥食用,对消除暗疮很有帮助。
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功,用绿豆配合生薏米煮粥作食疗,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对肠胃湿热型患者有疗效。
你好,大肠湿热指湿热蕴于大肠之证.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
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肠胃所致.多见于现代医学之结肠炎,痢疾.2019-06-1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28: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肠湿热的症状常见的有腹痛、腹胀,严重的甚至出现大便稀溏、便脓血、大便有赤白相间的黏冻等,病人还可以出现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者弦滑数等。此类病人要清热化湿,最常用的药方为葛根芩连丸、白头翁汤、芍药汤等。如果是急性发生的疾病,比如夏天摄入不合适的食物,或者外感暑湿引起湿热阻滞而出...

  • 另外,长期处在湿热环境中,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侵犯大肠等,也会导致大肠湿热,出现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比如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这时首先要脱离这种环境,然后对症治疗,平时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合理膳食,多运动,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加快湿邪的去除。

  • 大肠湿热是一种中医病症,多由于饮食不节或饮食不净损伤胃肠,使湿热之邪趁虚内犯而导致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暴注下泻、下痢脓血、大便黄稠恶臭等肠道症状为主。在调理上需要针对湿热病因进行。症状表现 1、肠道症状:常见腹痛、下痢脓血、暴注下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泻而不爽。大便呈黄褐...

  • 大肠湿热主要是指患者平时饮食过于辛辣刺激、油腻,进而导致湿热内生,郁结肠道,引起湿热下注。多表现为患者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加、便血等现象。在临床上可以选择服用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或者葛根芩连片,可以起到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的效果;或者选择湿毒清胶囊,也可以很好的祛除体内的湿毒;或者直接服用加...

  • 大肠湿热通常表现为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大便带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疗时应注重清热、利湿、解毒、调气、行血。基本方药方面,可以选择芍药汤加味:芍药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大黄6克、银花15克、槟榔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适用于腹痛、里急后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