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浊痰型有哪些临床症状?

脾虚浊痰症又称脾虚湿盛。一般久病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停留,困扰脾土,运化、传导、吸收功能减弱,导致脾虚湿盛。
面色淡黄,体型丰满,肢体倦怠,头身沉重,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腹胀食少,咳嗽有痰,尿少便溏。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注: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
2019-12-28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7:25: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痰湿咳嗽属于中医的证型,由于脾虚湿盛、痰浊阻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咳嗽的症状。临床一般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黏稠、色白等症状,治疗主要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主。中药汤剂可以选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进行治疗,中成药也可以选用橘红丸、苏子降气丸、二陈丸、陈夏六君子、...

  • 脾虚浊痰(脾虚湿盛)型(注:脾虚不能运化(不能很好消化),包括脂肪不能正常消化,而形成痰浊(生命垃圾)。)一般症状为面色淡黄,体型丰满,肢体倦怠,头身沉重,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腹胀食少,咳嗽有痰,尿少便溏(注:便溏俗称水便不成形,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

  • 痰积则体胖虚松,倦怠乏力;痰湿中阻,则胸脘痞满;痰浊上扰,则头目晕眩;水湿流于四肢,则肢体沉重或浮肿;痰湿内盛,胃弱脾虚,则纳差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注:脉象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均为脾虚痰积之征。

  • 脾气虚的症状: 疲劳感,乏力,腹胀。舌边齿痕,面色黄,多梦,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脾虚病证,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3、瘀血痹阻型:临床表现主要以血脂高、胸闷、憋气时作、胸痛、痛处固定,甚而引起来肩臂还有背部疼痛。舌质暗,舌体胖大或者有紫斑,脉涩、滑都可有。病因病机主要以痰浊久瘀血脉,气血运行不畅,瘀阻心脉,胸阳不宣而导致;4、脾虚浊聚型:临床表现是血脂高、四肢无力、困倦、神志疲惫、纳果食少...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