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的功用

  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小青龙汤的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小青龙汤的组成及用法

  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乃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和半夏而成,其药物组成为:麻黄(去节)、芍药各9g,细辛、干姜、甘草(炙)各6g,桂枝(去皮)9g,五味子6g,半夏9g(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主治

  小青龙汤中各组成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运用】(1)用于风寒感冒。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解表要药,故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人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适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此外,本品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还可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风水水肿。本品上开肺气,下输膀胱,为宣肺利尿之要药。对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每与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黄汤;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可配伍石膏、生姜、甘草及白术等药。

  (4)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2小柴胡汤编辑处方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1]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3六味地黄丸编辑【中文名称】 六味地黄丸 【产品英文名称】 【生产企业】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化学成分】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糊精、滑石粉。

  【药理作用】 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胸腺、脾脏重量减轻,使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恢复。

  具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大鼠灌服本方能降低其血糖、尿素氮和甘油三酯,降低血钾,提高血钠和蛋白,降低尿中酮体水平。

  具有降血脂作用。本方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TC(总胆固醇)和肝中脂肪含量,升高血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DL-C/TC比值。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家兔,本方能降低肝脏、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
[2]

  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方水煎剂给小鼠灌胃,可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前胃鳞癌及氨基甲酸乙酯所致肺腺瘤的诱发率。本方能增强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对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味甜而酸。

  瘤细胞的杀伤力,能增强或保护荷瘤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功能,恢复荷瘤小鼠甲状腺吸碘功能。

  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抵抗力作用。本方口服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提高异丙肾上腺素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本方还可明显延长减压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雄性小鼠的游泳持续时间,促进体重增长,延缓-15℃所致小鼠冷冻死亡。2014-03-28
1,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功用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等里实热证。
2,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
3,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等。
4,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5,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
6,归脾汤出自《正体类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7,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
8,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沦》,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气虚发热证、脾虚气陷证。
9,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0,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2014-03-28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4:29: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苓散与逍遥散 五苓散:利水渗湿,调理脾胃 逍遥散:疏肝养血,调和情志 经典名方的现代启示

  • 归脾汤,《济生方》中的经典,针对心脾气血两虚的患者,有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功效。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里的精华,主要用于滋阴补肾,对于肾阴亏损导致的各种症状有良效。最后,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要用于治疗胆气不和、痰热内扰的病症,具有安神化痰的作用。这些中医名...

  • 中药十大名方,包括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以及温胆汤,各具特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小青龙汤主要成分有麻黄、桂枝、干姜等,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等。方解强调解表涤痰、止咳平喘的机...

  • 中医十大名方及其相关信息如下: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等。用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解: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应用:临床可根据症候调整药量,如恶寒无汗者增麻黄,口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等。用药:和解表里。方解:用于少阳证,适应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

  •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槐败...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