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中医辩证的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自发的朴素辩证法。祖国的阴阳学说是用来解释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现象的属性。比如热属阳、寒属阴。进一步推论:热的、动的、强壮的、明亮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外向的、向上、向外的,都属于阳;反之则为阴。阴阳既对立又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2012-07-13
《中医基础理论》里的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的什么?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医辨证的基础理论,是中国古代自发形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一理论在中医中被用来解释人体结构、生理及病理现象的属性。比如,热被视为阳,而寒则被认为是阴。进一步地说,热、活跃、强壮、明亮、轻盈、位于上方或外部、向外延伸、向上和向外的特性都属于阳;相反的特性则归类为阴。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阴阳学说:核心概念:强调对立统一,如”阳病治阴”与”阴病治阳”。平衡与转化:揭示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平衡与转化智慧。藏象学说:五行理论:将人体内外世界紧密联系,通过观察面色、口味和脉象洞察五脏六腑的健康。五脏功能:心:阳火之脏,主管血脉...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中兽医学的核心思想,用于理解生理现象,制定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阴阳属性代表事物的两种对立面,其运动是生命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本动力。中兽医认为,机体各部分都存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阴阳关系失衡的结果。阴阳的属性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
五、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综上所述,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孤立与静止不变,它们之间相互联系。阴阳对立互根,是事...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概念,其发展历程从古典时期的传统描述,逐渐转向了现代的科学探索。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领域经历了显著的革新,以数学物理化的“数理阴阳”为核心,标志着阴阳理论的现代化和科学化。1995年,李荣兴在《辽宁中医药杂志》上提出了对阴阳定义的深入分析,强调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阴阳的哲学含义是什么 17次阅读
- 阴阳学说的内涵是什么啊 17次阅读
- 中医学哲学观之阴阳学说 21次阅读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0次阅读
- 人体禁灸穴位有哪些? 24次阅读
- 中级中药师考试科目 1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