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头歌诀是什么?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
《汤头歌诀》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

相关背景
古时行医,除了靠艰苦摸索和实践之外,主要靠翻查书简。但如将常用方编成专书悬于肘后以备查考,十分不方便。于是方剂歌括应运而生。最早把中医方剂编撰成歌诀的人已无从而知。
最初编成口诀在医家之间相互传播,后来不断的总结改良为歌诀。在明清之交,汪昂编出《汤头歌诀》一书,“始称善本”。
在其之前尚有明朝医家李埏《医学入门》,一书中除包含历代医家传记、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等内容外,还采取文、诗混杂方式,在列述方剂内容时单将药名编成歌括以助记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汤头歌诀
2021-04-27
1、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2、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3、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岁老中医,整合古方编著了一本《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本书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此举方便了人们的识记,受到广大学医者的欢迎。
2021-04-23

2021-05-01
mcxzy 阅读 5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20: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汤头歌诀顺口溜: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小便不利加苓泻,不眠黄芩栀子良。风湿防风与苍术,温毒发斑升翘长。胎动血漏名胶艾,虚痞朴实颇相当。脉沉寒厥亦桂附,便秘蓄血桃仁黄。安胎养血先为主,余因各症细参详。后...

  •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汤头歌诀》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

  •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

  • 在中医领域,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名方,它们的传承与弘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代名医汪昂所著的《汤头歌诀》。《汤头歌诀》因其简洁明了的歌诀形式,使得医者即便未深谙医理,也能通过熟读而获得丰富的医学知识。汪昂的这部著作,也因此成为中医入门的经典读物之一。《汤头歌诀》中,一些方剂的歌诀概括了它们...

  • 汤头歌诀 http://baike.baidu.com/view/463838.htm#3 中药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1]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