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药理作用。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本名“黄耆”,从字意上看,文中所说的“耆”指的就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此药是我国的特产。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黄芪的功效主要有:

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就问健康
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就问健康
四是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黄氏的作用主要有:

1 、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着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黄芪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同样有明显作用。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黄芪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复作用,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逆转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白介素一 2)激活的自然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黄芪具有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着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着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4 、促进机体代谢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MP, cGMP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促进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更新,对蛋白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扶正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 、改善心功能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100%黄芪注射液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加强、加快。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有效不应期所致。
6、 降压作用
以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均可使血压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而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作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
7、 保肝作用
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炎有保护作用。黄芪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有效率,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分别为92.1%和88.5%,均比对照组为优(P0.05),说明单用一味黄芪治疗慢性肝炎,显效率不理想。
8 、调节血糖
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就问健康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黄芪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仙台BB1病毒的致病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黄芪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小鼠的动情期,对小鼠的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11、其他
黄芪能显着降低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性质与强度和丹参注射液相同。100%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黄芪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鸡胚股骨有促进生长作用。黄芪还有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的作用。
黄芪的副作用: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2015-12-22
2019-06-06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3:08: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9. 抗癌作用:黄芪具有对抗毒素B1诱发癌变的作用,增强CTX的抗癌活性,并促进因CTX所致机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10. 抗氧化、抗衰老及免疫调节作用:黄芪毛状根能改善衰老小鼠记忆力,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NK细胞活性,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11. 美容作用:黄芪提取物含有甜菜碱和微...

  • 黄芪注射液在药理作用上展现出显著效果,尤其在心脏保护和免疫系统支持上。首先,它能够增强心脏的收缩力,通过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功能(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加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针对腹膜透析大鼠,黄芪注射液可以减轻高浓度葡萄糖腹透液对...

  • 黄芪能显著提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强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其含有的多糖可刺激NK细胞,增加其数量和活性,与病毒活性相抗衡,保护身体健康。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人体内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对抗疾病和细菌入侵有积极作用。黄芪能刺激这些细胞,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甚至对过敏有一定疗效。增加红细胞数量 ...

  • 药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黄芪的多种成分,包括胆碱、豆香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芪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此外,黄芪还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黄芪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肝糖减少。同时,它还能...

  • 1. 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此外,它还能够利水并托毒生肌。2.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被广泛用于治疗气虚、气血不足以及中气下陷的症状,具有很好的补气效果。3. 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和感到乏力是气虚的常见表现,黄芪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4. 尽管黄芪有助于治疗感冒,但通常不建议在感冒期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