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七经八脉走行是什么?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八脉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分布

  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2012-06-10
是奇经八脉,不是七经八脉。它的组成有:任、督、冲、带、阴维脉、阳维脉、阴腨脉、阳腨脉组成。任是鸠尾;督是长强。任督:是人体的两大穴位。以前学武术的人,不是说打通任督二脉。
经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分手足三阴三阳与十二筋脉同。
十二经脉:分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分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分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分足太阴脾经—大络大包、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分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2012-06-10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7:49: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奇经八脉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指的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八条特殊经脉。这八脉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任脉是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脉络之一,起源于下腹部的丹田,沿着前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与璇玑穴相会。任脉贯通阴阳二经,对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调整经脉功...

  • 具体来说,这八个脉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督脉位于脊柱正中,主管生命之气的运行;任脉则沿腹部中线前行,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冲脉主要负责调节其他经脉的气血;带脉围绕腰部,约束诸脉;阴维脉与阳维脉分别调节阴经和阳经;阴跷脉和阳跷脉则负责调...

  • 奇经八脉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十二正经,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而是以独特的循行路线和功能作用,在人体经络系统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中医认为,奇经八脉虽然不直接隶属于五脏六腑,但它们通过与十二正经的联系,共同维护着人体的生理平衡与健康状态。首先来看任脉,它是人体的阴脉之海,主要...

  • 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这些经脉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独特角色,与十二正经不同,它们并不直接与脏腑相联系,而是相互关联,共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督脉位于背部正中,被认为与人体的阳气有关,能够调节全身阳气。任脉...

  •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阴跷脉、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综上所述,奇经八脉在中医经络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沟通、调节十二经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