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泛称发烧。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2020-01-01
寒热,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泛称发烧。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2020-01-01
寒凉类药物用于治疗热症,而温热类药物则用于治疗寒症。例如,黄芩和板蓝根能够缓解发热、口渴和咽痛等症状,表明它们具有寒性;附子和干姜能够缓解腹痛和脉搏虚弱的症状,表明它们具有热性。这种治疗原则在《神农本草经》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明确记载。五味,指的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
《神农本草经》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四气五味最系统的记载。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寇宗在《本草衍义》中指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序例(本草经)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最早对中药性味进行概括的文字叙述,大致意思就是每味中药都有自身独特的四气五味和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指中药的性质和滋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
1.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2.四气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3.
中药的四气概念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其中提到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这被统称为“四气”。然而,宋代的寇宗爽对此有所质疑,他认为“气”实际上指的是香、臭的气息,而药物的寒、热、温、凉则是其本质特性,因此他建议将“气”改为“性”。因此,"四气"也被称作“四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