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有虚火实火之分,是什么意思

  此乃中医之说法。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

  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即所谓“实火”也,多为外感邪气所致。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

  而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时“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或曰“虚火”。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可见,阳盛见热证,所谓“实火”也;阴虚见热证,则所谓“虚火”耳!
  两者证候是不一样的的。
  “实火”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在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根据病机不同,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在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好了,不说了,编辑的差不多够明白了,其他的你应知道怎么做了!2009-09-13
虚火就是人体内水分不足,出现的类似于火的症状.如口干,低热.由于它是人体阴阳偏于不足所引起的热的现象,所以,叫虚火.
实火就是人体内火热过盛(或是说过多)所引起的症状.由于它是阳气过盛所引起的,所以叫实火.它会引起口干,想喝凉水,高烧,便秘等.

记住一个是由于水份不足引起,一个是不缺水而火过多引起就可以了.2009-09-07
虚火是阴虚,实火是阳胜2012-11-09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19: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实火是指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最为多见。常见高热,头痛,目赤,口唇干裂、口干口苦、口舌糜烂、咽喉肿痛、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拒按,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鼻腔出血等。在治疗上宜采用苦寒泄火、清热解毒的原则和方法。中医认为,虚火有两个概念...

  • (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

  • 1. 心火:心火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实火则可能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2. 肺火:肺火的主要症状包括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音哑、潮热盗汗等。3. 胃火:胃火也分为虚实两种。虚火症状轻微,如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

  • 1. 实火通常指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多见于肝胆和胃肠。实火可能由火热之邪内侵或过度食用辛辣食物引起,精神刺激和脏腑功能失调也可能导致。2. 虚火多由内伤劳损引起,如久病精气耗损或劳伤过度,导致脏腑失调和内热。虚火可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类型。3. 阴虚火旺的治疗原则是生津养血、滋阴降火...

  • 实火多因外邪入侵人体,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病理产物蓄积,邪气旺盛而正气尚存。虚火则是因为人体正气亏虚,邪气不著,正气不足以抵抗邪气的侵袭。实火的症状更为直接,容易识别,而虚火的症状则较为隐匿,需要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发现。实火与虚火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实火需要清热解毒,去除邪气,调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