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在中医里怎么描述

在中医里就是中风啊。。。2012-04-21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 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在藏医学由于有天葬的风俗,故其人体解剖学非常发达,甚至先于西方解剖学。由于中风多由于神经放电异常引发,故藏医对中风的认识及研究区别于目前的西方医学。但藏医却没有神经的名称,取而代之的非常形象的“白脉”的概念,因为,神经系统解剖学上为白色,为了区别于红脉(血管系统),即称为“白脉”。藏医将从脑中发出与“江玛”脉连接,主要是由隆物质构成司理机体发育、活动的脉称为白脉,也称水脉,属现代医学中的神经。2012-04-21
中风,在中医中大多是指,由于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等引起,由外邪侵袭引发称为真中风,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中
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猪主症的一种病症2012-04-2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4:07: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明代张三锡在论述中风先兆时指出,中年人若出现大拇指麻木、手足无力或肌肉轻微抽动等症状,可能是中风的前兆,需警惕未来三年内可能发生急性中风。2. 清代医学家姜天叙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风的发生并非突然,其病理变化是一个从轻微到严重的渐进过程。他描述了中风先兆的多种表现,如手指麻木、肌肉颤动...

  • 中风在西医中又称为卒中。中风起病急骤,病人可能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症状,也可能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的情况。具体来说:中医名称:中风。西医名称:卒中。中风可以根据病因进一步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的卒中在临床上更为多见。对于中风的治疗,需要依据具体的病情和病灶情况进行...

  • 中风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也是现代医学中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或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语言不利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伴随或不伴随意识丧失,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中风的发生通常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有关。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变...

  • 中风是中医上的一个病名,在西医上指的是各种脑血管疾病。中风有很多中医分型,首先可以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又可以分为风痰阻络型、阴虚阳亢型、气虚血瘀型等,中脏腑又可以分为阳闭证、阴闭证以及脱证等。中风患者在发病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的急诊科就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完善颅脑CT...

  • 中风是一个中医名词,在西医上通常被称为脑血管病。它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溢出,而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脑细胞受损或死亡,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