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为什么会导致脾虚?

肝郁为什么会导致脾虚?
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肝藏血,调节血量。肝、胆主主情绪;肝郁:是说明由于情绪所致肝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导致气机不畅或不行,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失常,中医讲,气滞必血瘀,血瘀必气滞!肝和脾的功能相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脾主气,生血,主运化水湿精微,脾“气”生成后,靠肝调畅气机,肝失调畅,脾气不行,功能失常或减慢,造成脾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以,肝和脾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以说;肝郁日久,会导致脾脏功能失常,就会导致脾虚。
肝为木,脾为土,肝郁木旺,土必受伤,这也是从阴阳来说明肝郁脾必虚的道理。2012-10-25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 中医诊断学11脏腑辨证1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寒湿困脾、风水相搏等

2021-01-10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断地输送和滋养于肝,肝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作用。总之,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脾之运化也就正常了。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所以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脾之运化,赖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脾气健运,血液的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
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或为脾病传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
如肝病患者经常肝气郁结,肝火过旺,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肝对脾克伐太过,即过度的制约脾的功能,或对脾不能正常行使升散疏泄的作用,这样就会伤害到脾,导致脾病,这就是所说“知肝传脾”。中医将这种过度相克称之为“相乘”,即肝克脾转变为肝乘脾。由于脾病,不能正常运化所食之物,不能将之化生为营养物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患有肝病的病人,面黄肌瘦、食欲不好、没有力气。时间久了,脾不能正常提供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就会出现贫血,面色萎黄。因脾不能正常运化体内的水湿,水湿内停,积留在腹,就可见肝病的病人大腹便便,腹水鼓胀。这些都是由于肝对脾的克伐太过造成的。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就要特别重视健脾、护脾。
  在五脏里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而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足可见脾脏对人生命的重要性。2012-10-25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3:0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郁脾虚的症状特点,主要是肝气的疏达功能不畅,会形成气滞,而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引起脾胃气虚,中焦的气机不畅,这是主要的症状特点。而在症状方面会出现情绪容易急躁易怒、两肋处胀痛、胀闷感、耳鸣、咽干、口干、口苦,这都是肝郁气滞之后肝郁化火所导致的症状。而脾虚会出现乏力、倦怠、周身困重...

  • 而肝郁脾虚证,就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了肝气郁滞,然后肝郁影响到了脾胃,对于脾胃过度克制,从而引发了脾虚。其突出表现,就是在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出现之前,一定是遭受过严重的精神打击,然后开始变得不想吃饭,吃点就肚子胀,还总是胸闷腹胀,反酸,嗳气,总想叹气。在压力大,情绪不...

  • 肝郁脾虚”指的是肝气疏泄不利郁结,进而影响脾胃、胃肠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因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脾胃不能运化,反过来又导致肝郁加重,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及时调理喝德甫常渭保茶,健脾养胃。其主要表现有二方面:“肝郁”表现出心情压抑、焦虑、烦躁不安、胸胁胀痛等症;“脾虚”表现为...

  • 肝郁脾虚是一种中医证候,表现为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症状,这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也称为肝脾不和证。肝气郁结会导致疏泄不利,脾气也因此运化失职,引发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等。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大便溏薄,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情绪焦虑或抑郁,...

  • 出现肝郁脾虚的情况,患者平时多吃一些高蛋白性易消化等饮食,保持舒畅的心情,同时可以遵医嘱应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肝郁脾虚的原因是由于气血不畅,饮食不当以及情绪不良和不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